分享
2023年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下载文档

ID:473208

大小:88KB

页数:28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陕西省 战略性 新兴产业 发展 十二 规划
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陕政发〔2023〕37号〕精神,充分发挥我省科教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开展根底 〔一〕开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创新型陕西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13115〞等科技创新工程,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通过实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根底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学研结合更加有效,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明显增强,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经济社会开展的引领作用初步显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位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在卫星导航、高功率激光器、超导材料、抗体药物、特〔超〕高压输变电等领域的技术已到达国际领先水平,将会催生出一大批新兴产业。 二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使全省高技术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开展速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软件效劳外包和新材料成为推动高技术产业开展的主导力量。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在国内实现产业化,改变了我国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成长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开展,形成了以西安炬光公司为代表的技术引领型,以富士达为代表的标准引领型,以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代表的技术扩散型,以西安创联为代表的企业裂变型等新兴产业开展模式。 三是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以西安、宝鸡、杨凌、渭南等国家级高新开发区〔示范区〕和西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为代表的关中开发带,已经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聚集高端人才、培育新兴产业及产业集群化开展的重要载体。在西安形成了软件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在宝鸡高新区形成了以钛及钛合金为根底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在杨凌形成了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产业集群。 总体上看,我省具备了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技术、产业和环境优势,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均已全面起步,成为我国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成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开展的重要增长极。但与陕西所具有的科技优势和产业根底相比,还显得不够相称;与经济兴旺省份掀起新一轮开展新兴产业的大潮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与国家对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相比,处在初级开展阶段,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二〕机遇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开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我省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开展机遇。一是国家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七大领域确定的重点行业大多是我省的优势产业,有望获得国家更多的政策支持。二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机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在西部建设国家能源和资源深加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效劳业基地,这对于地处西部地区的陕西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内外市场扩大机遇。目前,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行业,都是极具开展前景的产业,其产品和相应的效劳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国际、国内市场。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一是世界各国争夺战略主导权的挑战。为抢占新一轮新兴产业开展的主导权和战略制高点,兴旺国家利用技术、专利、标准等手段,试图继续主宰全球高端市场,将给我省新兴产业开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各省区市掀起新一轮新兴产业开展大潮的挑战。各省区市特别是东部兴旺省份纷纷出台了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加大投资力度,新上一批项目,抢占战略制高点,对我省也是一个严峻挑战。三是核心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进展的挑战。总体上看,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根本上处在一个水平线上,能否率先取得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开展的关键所在。 二、总体思路和开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动力,以支撑和引领全省经济社会开展为目的,以营造良好的产业开展环境为重点,坚持依靠自主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坚持依靠市场需求推动产业开展,坚持依靠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积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成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展壮大,成为先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政府支持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开展新兴产业,政府要强力推进,发挥组织领导和宏观调控职能,制定产业开展规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引导产业开展。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根底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统筹科技资源,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产业竞争力。 ——坚持选定有限目标进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集中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确定假设干重点产业,在每个产业当中选择假设干重点企业或者产品,选定假设干重大项目加以重点扶持,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连锁效应,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带动整个新兴产业的开展。 ——坚持传统产业改造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新兴产业开展,一方面要调整存量,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向新兴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扩大增量,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开展新兴产业。近期内重点在做大,为企业积累资金,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长远看要做强,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保持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 ——坚持开放合作与培植地方企业相结合。以自主创新为主,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地方企业成长进程,提高自我开展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间、省际间、企业间的战略性合作,做大做强新兴产业。 〔三〕主要目标 1、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开展。组织实施产业重大创新开展工程,加快航空、卫星应用、物联网、激光器及应用、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光伏、风电设备、高性能碳纤维及应用、钛及钛合金、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链建设,带动产业集群化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到达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到达15%。 2、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和完善100个创新平台〔包括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建设、重组10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和完善20个高技术产业基地支撑效劳平台,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园区为载体的综合效劳体系。到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企业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 3、产业聚集效应显著增强。加快推进航空、航天、生物、软件外包、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地综合效劳功能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西安、宝鸡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杨凌、榆林力争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高端人才、技术成果和金融资本加速向创新型城市聚集,创新驱动城市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效逐步显现。到2023年,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国内高端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高地。 三、开展重点 按照国家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依托我省科技、人才、产业根底及优势,重点开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开展工程,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壮大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 1、航空产业。以国家实施大型飞机项目为带动,加快大型飞机、新支线飞机、新型通用飞机的研制和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专用装备、零部件的规模化制造及转包生产,积极培育现代航空效劳业,加速航空产业聚集开展。 专栏1 航空产业工程 1、整机制造:以大型运输机和大型干线客机为长线,以ARJ21、MA600、MA700等新支线飞机,运八系列飞机为中线,小鹰系列等通用飞机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民用飞机制造业开展。重点实施中航飞机公司综合建设项目、西飞公司MA700新型涡桨支线飞机、陕飞公司中型飞机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 2、配套产业:重点开展航空发动机研制,燃油控制系统、叶片、盘环件等发动机零部件;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惯导系统、机载计算机、电源等机载系统;飞机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飞机大部件;陶瓷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材料等航空新材料;飞机制造工艺装备、检测试验设备、机场专用车辆、大型模锻液压机、飞机飞行模拟器、机场助航灯故障监测定位系统等航空相关设备。重点实施西航公司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宝成公司航空装备产业园、汉航集团航空工业园、中航自控所导航制导与控制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 3、现代航空效劳业:重点开展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心、波音747-400客改货等航空改装维修;西安飞行学院、西安航空技术培训学院、中飞实业公司飞行俱乐部等航空机场运营、航空教育培训、航空旅游博览等现代航空效劳业。 2、航天产业。围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加大航天特种高技术向民用产业领域转化力度,组织实施航天动力及有效载荷、卫星应用、航天特种技术等三大产业工程,形成航天主导产业及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全面协调开展的产业格局。 专栏2 航天产业工程 1、航天动力及有效载荷:重点开展航天运载动力、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和航天微电子等产业,着力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卫星有效载荷等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快航天主导产品市场开发步伐。 2、卫星应用产业:围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着力打造卫星通信播送、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效劳、北斗卫星空间基准授时、自主遥感信息、卫星载荷与测控、航天特色旅游等卫星应用产业链;重点建设陕西宽带卫星通信骨干网、卫星导航应用综合效劳平台、卫星遥感应用综合效劳平台等三大支撑平台,不断拓展卫星应用领域;大力推进中国卫通卫星运营中心、导航卫星应用产业基地、卫星通信产业基地等卫星应用产业重点项目建设。 3、航天技术应用:重点开展特种集成电路设计及制造、CAPP数字制造等信息技术;双金属复合管、高性能铜箔及覆铜板等新材料;增雨防雹火箭、特种阀及石化工程、印刷包装设备等航天特种技术,促进航天特种技术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以及防灾等领域的应用。 3、高端输配电设备。围绕国家特〔超〕高压输变电及智能电网、储能电站等工程建设,依托西电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智能电网设备、新型电力电子产品、风电场用开关成套设备、电网控制保护成套设备、铁道电气化设备等,推进特〔超〕高压输变电设备集成化,高、中、低压输配电设备系列化、智能化、小型化、低能耗开展。 专栏3 高端输配电产业工程 1、开关控制设备:重点突破高可靠、免维护、智能化、无油化开关控制设备关键技术,重点开展高压、特高压封闭式组合开关、SF6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等产品。 2、变压器:重点突破节能、小型、低噪音、高阻抗、防爆、超特高压、大容量等变压器制造关键技术,重点开展特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特种变压器、组合式变压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产品。 3、避雷器、绝缘子:重点开展特高压交直流避雷器、超特高压GIS用小型化避雷器、新型大爬距绝缘子等产品。 4、电力电容器:重点开展高压、特高压用电容器,高压输电线路用串联补偿和可控串补成套装置,特高压交直流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及配套的并联补偿电容器装置,加快推进超高压直流输电用电力电容器和冶金、化工、电气铁路用无功补偿装置和无功发生器的产业化。 5、中低压开关、控制柜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