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其对策2023-8-288:34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一直不时地扰乱我国的经济秩序与经济建设。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也早已展开,文章主要从经济学与会计学两个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结构会计信息产权委派制一、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分析〔一〕经济学方面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有经济学方面的原因,也有会计学方面的原因。从经济学角度说,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由于其自身的某些特征,如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双重性及外在性,从而使会计信息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受到了影响,导致其失灵。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在会计信息市场中,会计信息归属不清晰,搭便车行为盛行,外部正效应处处存在;同时,对会计信息产权的保护也是低效的,信息提供者对其带来的外部负效应不直接承当责任。因此,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与保护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甚大。2.企业的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由于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以及经理市场尚未形成,导致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很不健全;而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经理人员拥有很大的经营自主权,股权又相对分散,会计人员不但在工作上受经理的领导和控制,个人利益亦取决于经理。另外,相对与执行机构,董事会的独立性偏差,“董事〞不“懂事〞。更有甚者,许多企业经理人员与董事会成员实际上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这样就造成了自己约束自己,经营的好坏、决策的正误,全凭一家所言,这必然会对会计信息产生负面影响。3.鼓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对称。目前,在企业中一方面缺乏有效的鼓励机制来改变经营者的目标函数,抑制其造假动机;另一方面没有恰当的监督机制,减少经营者为所欲为的行为。对个体来说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本钱却很低,因而促成了个体的违规行为的发生。4.委托———代理关系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别离,代理人成了企业的“内部人〞,股东却成为“外部人〞。再加上委托、代理双方各自的利益不同,目标也不同。代理人不可能完全按委托人的意图进行企业行为,利益冲突和不一致是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动机,而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使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二〕会计学方面从会计学角度来说,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更多,不仅有主观方面的原因,更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1.会计法规之间的摩擦及法规本身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