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展规划为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居民消费安全,根据国家开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展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23]1304号〕,结合山东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从2023年至2023年。一、现状与趋势〔一〕开展现状“十一五以来,随着居民对生鲜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农产品储藏保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产品冷链物流开展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较快开展。1、农产品冷链物流初具规模。山东是农产品生产大省,2023年蔬菜、果品、肉类、水产品等总产分别占全国的16.6%、12.5%、10%、14.7%,向省外输出量比例约到达60%以上,总产值、增加值、出口额等主要统计指标均位居全国首位。随着生鲜农产品产量、需求量和进入流通领域量的不断增长,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我省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到达18%、12%、6%,冷藏运输率分别到达7%、6%、4.5%。2、农产品冷链物流根底设施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不断加强自有冷链设施装备的升级改造,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加强技术管理,冷藏、冷冻、冷运能力不断增强。全省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140家,拥有冷库600座,冷库总容量350万吨,其中冷藏库240万吨,结冻库60万吨;冷藏车辆2.4万辆,总承载量约29万吨。3、农产品冷链物流效劳体系不断健全。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构建与食品加工业和商贸流通业互动开展的冷链物流效劳体系。济南维尔康、潍坊得利斯、银座股份、山东盖世等食品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物流业务与资产重组,组建了独立核算的专业冷链物流公司,积极完善冷链网络,拓展增值效劳,呈现出网络化、标准化、规模化、集团化开展态势。目前,省内拥有全国最大的贮藏保鲜库群,省内低温储运能力超过400万吨,占全国880万吨的45.5%,居全国首位。4、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赤山集团、诸城外贸、山东凤祥、佳宝乳业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水产品、肉制品、速冻食品、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原料获取、分割加工、储藏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以统一银座、家家悦、潍坊百货等为代表的一批商业连锁企业,自建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为商业零售店〔超市〕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统一配送;以寿光蔬菜、烟台果品、金乡大蒜、莱芜生姜、章丘大葱为代表的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建设气调库、冷藏保鲜库,推动了反季节果蔬为代表的高价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