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以思政教育融合为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探.docx
下载文档

ID:470781

大小:22.37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政教 融合 背景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以思政教育融合为背景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浅探   摘 要: 思政教育工作作为我国高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关键性意义。高校将思政教育引用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可使二者紧密相关,有利于高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的落实,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本文对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根底进行了阐述,对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展开了深度探究。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教育融合视角 大学生职业 职业生涯规划  现阶段,我国升学率逐渐升高、高校毕业生数量日渐增多,由于一些大学生对自身未来开展方向认识缺乏,致使待就业的大学生数量较多。因此,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未来开展规划的专业指导,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实力型专业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文章对思政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进行简单阐述,研究二者融合的理论根底,并提出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途径的建议,对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提升其职业规划的认知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一、思政教育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思政教育的含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人员利用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的过程,是大学生本质要求获得实现的关键。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确实立提供培养条件,进而提高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水平[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属于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主要是指该校学生在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对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之借助综合素质的测评,在对影响自身工作路径的因素进行全面了解的根底上,对自身未来职业规划的方向有所明确。该方面的教育融合了学生职业规划的知识,是高校坚持将继承与创新进行结合的表达,有利于高校有关学生规划工作的创新性开展。高校负责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人员,可依据对大学生工作路径的分析,及时进行教育工作内容的调整,有利于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更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开展。  二、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根底  一方面,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充满了希望,但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却重视不够甚至忽略了。思政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大学生优秀品德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更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融合,是大学生个人就业目标与国家就业需求相契合的表达,更是大学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相契合的表达[2]。在大学生个人就业目标与国家社会就业需求发生冲突时,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在尊重大学生个人就业目标的根底上,突出强调国家社会就业需求的重要意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结合,使得大学生对社会的就业需求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促使大学生依据社会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条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反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让高校思政教育更加现实的作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及择业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有利于大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及事物决策能力的提高[3]。大学生职业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应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引导大学生不断开掘自身潜力,有利于大学生价值的发挥。在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融合的视角下,大学生择业观确实立更符合我国社会就业人才市场的开展方向,更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三、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研究  (一)创立全程式辅导体系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将大学生的未来职业指导的教学内容置于教学重点中,将有利于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实力的提高。竞争力是学生获得就业职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教师可借助思政教学课堂指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树立竞争目标。高校创立的全程式辅导体系,有利于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融合,可使学生在职业目标融合的根底上确立职业竞争目标,更有利于高校学生整体职业生涯规划水平的提高[4]。高校将思政教育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融合,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将工作始终贯穿于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时期,并且不同时期教育内容要有所不同,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从入学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引领和专业兴趣教育,树立正确的开展方向和激发学习兴趣;各学期通过开展班级、社团、院校各级多种活动一步步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初步图景,再根据职业愿景进行具体的能力培养、择业准备训练,最后进行择业就业指导。  (二)创立全员式队伍体系  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首先,必须建立大学生职业开展指导队伍。创立全员式队伍体系,应是由具备专业化理论知识、专业化技能及高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的教师组成的队伍。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及专业教师组成的引导小组,可使小组成员间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所长。大学生职业开展指导队伍的建立,核心应该是高校学生,有利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未来开展方向[5]。通过建立全员式的指导队伍体系,教师能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高校学生在进行规划职业生涯时面临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可邀请校内外专业人士、资深人才、优秀校友等通过讲座指导、座谈交流、比赛点评等方式进行统一指导。让更多的适宜人才参与到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队伍中,使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前景更加清晰和自信,为其未来开展奠定坚实的根底。  (三)建立思政教育鼓励机制  思政教育鼓励机制的建立,是高校通过外部影响方式对大学生的工作方案前景进行引导的手段之一,也是开发大学生思想潜力的重要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工作路径目标的实现[6]。目前,确立鼓励机制是新时代下各高校最流行的管理手段,高校鼓励机制的建立与健全,对大学生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鼓舞作用,同时对大学生的物质追求和精神需求具有一定的满足作用。鼓励机制中的精神鼓励方式,成效最显著。例如,邀请往届就业优秀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交流座谈,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信心;通过组织品德、学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身边的典范〞事迹介绍等活动,既是对优秀学生进行肯定,又有助于激发其他学生努力的动力;将对学生的表扬、奖励结果公告于校园信息栏和在新媒体上进行宣传,既表扬优秀学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学生树立标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提高思想认知,又对其他学生起到鼓励的作用,对高校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联系十分密切,二者可同向同行,互相促进,到达协同育人的目的。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高校可以通过融合思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明开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全面开展。文章针对思政教育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各自含义及二者相互结合的理论根底,提出创立全程式辅导体系、创立全员式队伍体系及建立思政教育鼓励机制等有效将二者进行融合的途径,希望能够为思政教育融合视角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以期提升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为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怀鹭鹭.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经济研究导刊,2023,11(12):111-112.  [2]张会.基于思政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结合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15(18):189-190.  [3]黄彩虹.浅析思政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作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20(8).  [4]聂坤.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课实现“课程思政〞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23,20(1):125.  [5]刘京韬.思政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长江丛刊,2023,11(9):220-221.  [6]毕一翀.浅析思政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开展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交际,2023,12(12):107.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