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上市公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引起信息失真,必然要求进行信息披露。随着一些上市公司舞弊案的查处与披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成为证券市场无法回避的焦点之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会计变为“实时〞而非事后反映各类交易,会计信息披露提供者与使用者的时空障碍也将消失。信息技术的日益先进,也将为会计信息披露多种计量根底进行编报并增加预测性数据创造可能。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失真随着我国参加WTO,我国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银行和投资者的经营或投资理念,以及操作方式将发生变化,人们将越来越多地依据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做出贷款或投资决策,以及操作方案。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对行业监管、公司自身的稳定及市场的良性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外部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使信息需求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盈利情况等信息,以便做出合理决策。本文拟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根底及原那么入手,讨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继而提出有效对策。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根底及根本原那么〔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理论根底市场交易的各方所拥有的信息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有差异的,通常情况下,卖方拥有较为完全的信息,而买方拥有的信息都不完全;经营者拥有较完全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拥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上市公司亦是如此。〔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根本原那么1、充分性原那么。所谓充分披露原那么是指为到达公正反映企业经济事项及其影响所必要的信息都应完整提供,并使使用者易于理解。充分披露的目的是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使提供的信息有助于使用者了解与决策,即对其决策是有用的。从这个目的出发,充分披露原那么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性。即会计信息应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只要对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都应予以披露。无论对企业有利或不利都应予以披露,而且不仅仅只停留在披露对象的外表,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披露。〔2〕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当性。以信息提供方来看,要考虑本钱效益原那么,不能无限度地披露;从信息使用者来看,其使用信息的目的在于做出正确决策。因此,过多地披露信息反而会使使用者无所适从,判断混乱,不便理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