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doc
下载文档

ID:470619

大小:26.50KB

页数:6页

格式:DOC

时间:2023-04-0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披露 现状 及其 完善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 1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信息披露制度是各国证券法律制度的重要原那么。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它主要由招股说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了交易的安全,维护着投资者的信心,也维持了证券市场的稳定秩序。我国证券市场经过了十几年的开展,已逐步向标准化、法律化开展,信息披露制度也已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仍存在很多违规行为,散布虚假信息、隐匿真实信息或滥用信息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转嫁风险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完善和有序化,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 1.1 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 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这是最根本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为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也是信息披露失真这一问题,有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严重失实,从招股说明书到临时、定期报告,一直是谎话连篇。他们为了到达某些目的,肆无忌惮地在财务会计信息上弄虚作假,致使虚假信息泛滥成灾。主要表现为这几个方面:其一,证券发行中的虚假陈述,即证券发行人、承销商等在发行申请书、招股说明书、募集方法等文件中作不实、误导、有重大遗漏的记载;其二,证券上市中的虚假陈述,即上市公司、中介效劳机构在上市报告及相关文件中对诸如企业实力、经济效益、营业收入、利润水平等方面,作不实、误导、有重大遗漏的记载;其三,证券交易中的虚假陈述,即上市公司、证券商、证券交易所、投资咨询机构等在定期报告中作不实、误导、有重大遗漏的记载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发生了数起这样的案例,手段直露,胆大妄为。比方2023年引起股市地震的银广厦,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登手段,虚构企业交易,虚增剧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1.78亿元、2023年5.67亿元。此外影响颇大的黎明股份、麦科特 、蓝田股份等案件也属此同类。 1.2 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 上市公司应“依法充分公开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充分公开实际发生的法定重大事件范围内的事项〞。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大多是不完整的,对于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很少有作充分披露的。蓝田股份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由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数额作了相应缩减,却一直未公开披露这件缩减公司股本的重大事项,后受中国证监会的严厉查处。棱光实业长期隐瞒对关联企业的担保事件,致使投资者损失严重。 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大量的信息披露不但加重报告本钱,而且容易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这是上市公司不愿作充分信息披露的客观原因。所以,证券法律允许上市公司自行决定是否公开那些与商业秘密有关的重大事件,以便在保护公司利益的根底上,保护股东及广阔投资者的利益。与此同时,法律也一再强调,上市公司必须披露那些不利于公司股票价格、但有利于投资者做出重新选择的重大事件,比方上市公司涉及诉讼、仲裁事件,公司领导、高层管理人员违法受制裁的事件等等。 1.3 信息披露不及时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与其股票的市场价格是息息相关的,信息往往起到价格信号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理解,在证券市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及时的信息披露,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不及时的信息披露,却为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或及时避险提供了条件,这对于普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无疑是极不公平、不公正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违规案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并不少见:“漂河银鸽〞买入“银广夏〞股票未及时披露时间、恒泰芒果对于公司涉诉事项未披露事件等。经注册会计师签证的会计报表应当在报表签证后的两天以内向社会公众公布,但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满足了这一披露要求。因此由于这些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现象,为广阔投资者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 1.4 信息披露不严肃 会计制度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但在现实中,一方面由于监督措施不力,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局部利益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尽所需〞,另一方面,证券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在指定报刊或网站上发布信息,但总是有个别的上市公司不分时间、场合随意地披露。银广夏造假事件就是明显的例证。有些上市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有解释性说明、保存意见、拒绝表示意见或否认意见的审计报告置之不理;有的在年报中对注册会计师说明段所涉及的问题“三缄其口〞;但虽然是“合规〞地省略了会计报表附注,其经营中一些不容忽略的重要信息也被“淡化〞处理了。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严重损害。 2 造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债权人、顾客以及雇员的合法权益,使其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投资决策带来了严重误导。同时也损害了国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破坏了社会经济法制化的进程。并且破坏了市场游戏的规那么。因此,我们必须找出问题的成因,探讨出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2.1 造成我国目前信息披露现状的动机和内部原因 2.1.1上市公司违反信息披露规那么制度的动机 从公司层面上看,上市公司违反信息披露制度的动机有三: 第一、是简单地将上市等同于“圈钱〞,有些企业把股份制等同于单纯的集资手段,把上市募集的资金看作是“永远不必还本的无息贷款〞。为到达证券法对公司上市的资格要求,一些企业和中介机购、虚报资产、甚至伪造相关文件,以求上市“圈钱〞。一旦上市成功,之前所作的种种承诺已成“南柯一梦〞,投资者的钱早已“打水漂〞了。 第二、是为配合庄家操纵股价,以便谋取暴利。“利〞字当前,各种违规手段层出不穷,比方虚报利润、虚增资产、修改财务报表,甚至联合媒介传播各种假消息。 第三、是为应付证券法律规定的各种信息披露制度,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弄虚作假,尽量使披露的信息符合法律对业绩等情况的要求,以免被证监会、证交所“罚牌下场〞。 2.1.2造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的内部原因 对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公司内部原因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上市公司缺乏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已引起了会计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由于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引发的信息披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股独大〞现状难以保障公司信息披露兼顾各方向观者利益,而是满足、体现大股东的意志,监事会形同虚设。 其次,“内部人员控制〞使得董事会职能失灵、上市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不正常交易。也使信息披露极不标准,内部审计走形式,公司缺乏或不执行内部信息管理制度,公司内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最后,弱性效率的资本市场减弱了公司致力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即所有公开可获得信息不能立即地、无偏见地为所有投资者得悉,或者是投资者没有能对公开可能获得的信息立即地、无偏见地做出反响,从而不能使股价做出正确反映,无法正确体现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好坏。 第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职责分配不清楚、不能很好地相互制约、各司其职,从而使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第三、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由于近几年会计制度规定和会计核算方法变化较大,使一些本来就一知半解的会计人员更难以胜任。有的会计人员往往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地进行监督,丧失原那么、知情不报,共同作弊。导致法制标准失效。而且有些上市公司内部人员及其相关人保密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强,导致公司内幕信息随意或提早泄漏。从而使公司和投资者利益受损,并且严重影响会计法制法规地开展,扰乱证券市场秩序。 2.2 造成我国目前信息披露现状的外部原因 2.2.1外部监管体系不完善 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环境来说,会计信息失真与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是由掌握上市公司控制权的经营者与会计信息相关利益主体(证券监管主体、鉴证主体、投资者等)行为博弈的结果。主要体现在证券监管主体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够;鉴证主体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审计的独立性;监管者事实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2.2.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信息披露制度的改良,但到目前为止,信息披露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会计准那么和制度的制定仍没突出市场经济主体,尤其是投资人和债权人的信息要求;制度制定速度落后于经济开展速度;对于一些重要信息(如表外业务、无形资产等)的处理和披露没有做出规定或规定得不够恰当;新旧法规以及各个法规之间存在着矛盾及不协调。如根本会计准那么与具体会计准那么之间,会计准那么与税收制度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矛盾、冲突的地方,等等。 2.2.3中介机构管制力度不强 注册会计师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没有履行其应有的职责。由于竞争,有些注册会计师为了眼前利益,在审计工作中为了维持与上市公司的良好关系,没有保持其真正意义的独立,在实践中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不揭露,还通过出具无保存意见的审计报告等手段,为作假者效劳。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局部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 作为专业人士,会计师签名的文件一旦在上市公告中出现,无疑增加了该信息的证明力和可信性。但是,由于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监管制度还不完善,而且某些会计师的道德素质低、职业操守观念差,出具虚假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的事件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比方“琼民源〞一案中的中华会计师事务所和海南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是琼民源中小股东所深恶痛绝的虚假信息披露的重要“帮凶〞。 缺乏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民事惩罚。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对违反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都有详尽的规定,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辅之以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其中关于民事责任的规定最为薄弱,即重在惩罚,而不是对投资者的赔偿。在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的查处实践中,也主要以行政责任为主。所谓处分力度的加大,也只是体现在追究主要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上。在财产方面,处分后果往往只是表现为对当事人的违法所得全部由国家没收,而没有对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3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的对策 3.1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内部监管 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主要是解决内部制衡问题,防止权限失控和舞弊。健全内部监管制度首先要解决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管和控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要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经营者必须对下属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 3.1.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会计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确保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内部制度安排,那么就要求企业产权制度的完善,使得所有权和治理权相别离的情况下,公司的治理机构能够如期实现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方案,同时应对现行的业绩评价方法予以修改,将治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司股东的长期利益联系起来,防止以根本工资和年度奖金为主的传统薪酬制度下治理人员的短期化行为倾向。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步深化完善。其根本方法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内部监控机制。 其次,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独立的国有政权行使机构。 最后,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只有在上市公司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时,才能建立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屏障。 3.1.2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上市公司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