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班主任工作范文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培养典型个案调查报告.docx
下载文档

ID:46247

大小:10.26KB

页数: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3-01-0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班主任工作 范文 小学生 同伴 交往 能力 培养 典型 个案 调查报告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小学生同伴交往才能培养之典型个案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良好交往才能和综合素养,积极优化母课题——农村小学生同伴交往才能的培养研究,探究总结出培养小学生同伴交往才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中具有交往障碍的学生积极正常的交往,促进其茁壮健康的成长。     二、调查对象和内容1、个案研究小组选择九里一小低、中、高段学生个假设干名有交往障碍的典型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低年级选择了钟兴友、邱韵纹、张唯一、王芋坤、刘宇琳、童麟松、徐宗明、付宇航、钟兴福、方嘉豪等10名学生。     2、调查内容〔1〕被调查人在校内外的表现〔2〕被调查人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3〕被调查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性格、气质〕〔4〕被调查人详细交往愿望、方式、行为和心理体验。     三、调查工具及方法1、设置咨询卷调查内容稿,包括以上所有调查内容。     2、调查主管人员将调查稿分给被调查人所在班主任,如实填写调查内容的前三项及根本内容,再由班主任指导被调查人完成第四项调查内容,学生依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填写;最后由课题主管人员进展汇总分析构成调查报告。     四、调查内容结果分析1、被调查人在校内外的表现:     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对非常多事漠不关心,没有荣誉感,没有集体责任感,做什么事我行我素、自控力差,把与同伴交往看得非常淡;个别不与同学争斗、不显示本人、沉默寡言、害怕、;有的爽朗淘气、爱讲话好动、与同学容易发生矛盾;极个别内向,特别不爱招呼人,做任何事情懒散缓慢。     2、被调查人的个性倾向性大多数内在需要强烈,但害怕、不肝向老师陈述本人的观点,在同伴面前又语言丰富,对待事情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导致做事没有正确的动机,较少有正确的推断力。     3被调查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做事无恒心、无毅力、无激情,碰到任何困难总是退缩或怕别人笑话,精神压力大;有的没有鲜明的个性,性格有些懦弱、内向;有的喜爱独来独往,不愿与人交往;有的不能宽容别人,也不喜爱别人冒犯他;有的性格特征让人难以触摸。多数没有较好的气质与性格,各方面交往和才能都不是非常强。     4、交往愿望、方式、行为和心理体验结果分析大多数被调查学生也有与别人交往的强烈愿望,只是因害怕,怕别人笑话等心理缘故造成而不愿与人交往。一些人从不主动找别人交往,除非不得已,在老师或家长、同伴的努力撮合下才勉强与人交往。个别胆大,动不动就与人惹是生非。大多数与人交往时间不会太长,因性格等方面缘故容易与人发生矛盾,导致交往失败,或是由于兴趣爱好不同,没有共同语言等也可能导致交往体验失败。     五、后期工作策略综上所述,大多数被调查的学生有交往障碍的属心理障碍较严峻,这些人可分为暴力型、孤僻型、小团体型、弱势群体型,我们要分别制定干预策略。将以上被调查的学生进展分类,采取不同方式方法指导其交往行为。制订对不同类型的人的干预措施和方法,在施行中不断完善和修正。跟踪指导不同类型学生的交往行为、方式、方法,适时干预指导。做好各种记载,获取最真实的信息,利于经历总结。     六、干预措施1、开导言行:对害怕、不善言语的要创设一定情景耐心开导,让其多发言、多交流、多与同伴一起游戏。     2、组织活动:老师和家长要有目的的给不同类型的学生制造各种不同的参与活动的时机,让他们参与进来,培养他们应具有的交往才能。     3、鼓励: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找准缘故,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和积极要素采取不同的鼓励,千万不要批判打击。     4、挖掘潜力: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我们要挖掘其潜力,发挥其潜能,加强其决心,让他们愿意交往,乐于交往。     5、有力监控:对经常犯暴力的和小团体要有力监控,随时督导其言行,使其标准到正常的交往的轨道上来。     6、耐心辅导:开设心理辅导站和悄悄话信箱,让学生有正确的交往知识,从而正确积极交往。     7、家校联络:家长与老师要经常联络,全面理解、监控、指导与矫正学生的交往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