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总第80期]2024年4月研究生教育研究JournalofGraduateEducationNo.2Apr.,2024文章编号:2095-1663(2024)02-0068-05DOI:10.19834/j.cnki.yjsjy2011.2024.02.10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思政课的内涵、机理和实践路径黄莹莹(合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601)收稿日期:2023-10-25作者简介:黄莹莹(1972-),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新时代育人质量工程(研究生教育)重点教研项目“研究生思政课探究式对分课堂教学法研究”(2022jyjxggyj350);安徽省高校“三全育人”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式一体’实践教学法”(sztsjh-2022-1-13)摘要:当前数字技术日益融入高等教育,数字化赋能为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带来了崭新契机。数字化如何赋能研究生思政课成为新时代提升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课题。数字化赋能意味着利用数字资源与技术全方位拓展研究生思政课的教学广度、深度与宽度,赋能方式可以从资源赋能、结构赋能和心理赋能三个维度来分析其内在机理。资源赋能精准把握学情,结构赋能优化教学模式,心理赋能培育创新思维和团队意识。当前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思政课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共育,实践与虚拟自由切换,个性与共性统筹兼顾等路径来实现。关键词:数字化赋能;研究生思政课;内涵;内在机理;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化时代,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日益融入高等教育各领域。凭借海量信息、超强算力和便捷使用,数字化赋能已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为高校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注入了新活力,指引了新方向。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提出“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虚实融合教学场景、智能学伴、教育机器人等新型资源开发,使数字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的知识建构、技能训练、交流协作、反馈评价等教学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数字化”。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下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提出“在中小学校、大中专学校、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推动教学模式向自主体验升级,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同年,教育部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