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生活指南骨质疏松是十分常见的疾病,尤其在中老年朋友中更为常见。中老年人群因为年龄的增长,加上缺乏运动、经常挑食或饮食不均衡,如日常饮食中摄入的含钙食物较少,从而导致身体长期缺乏钙,这样很有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大部分老年骨质疏松群体病情初期没有较为明显的感觉或异常症状,若是自我感觉腰背痛或发生脆性骨折才去医院接受诊治,此时骨质疏松已经很严重了。因此,老年高危群体应做好定期骨密度检查,日常生活中也应该积极做好骨质疏松预防工作。那么骨质疏松如何预防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日常预防措施及方法。◎骨质疏松常见症状首先,大部分骨质疏松病人会表现为腰背痛,疼痛从脊柱向背部两侧扩散,病人采取坐位、仰卧姿势时可以适度减轻疼痛,在长时间站立、坐位以及直立后腰背疼痛会明显加剧,在日常咳嗽、弯腰以及排便用力时也会加重腰背疼痛感。老年朋友发生骨质疏松时,椎体会被压缩至变形,脊柱发生前屈,若是局部肌肉因久坐、长时间站立发生疲劳则会出现痉挛,从而发生疼痛。一旦神经根或脊髓被压迫,老年朋友则可能会出现双腿感觉运动障碍、四肢放射性疼痛、类似心绞痛的胸骨后疼痛以及肋间神经痛等症状。其次,老年骨质疏松群体在疼痛出现后,逐渐可能出现身高变矮或驼背的情况;驼背时由于第11胸椎、第12胸椎、第3腰椎与整个脊椎椎体负重量增加,从而导致其压缩变形,脊椎被压得向前倾,从而形成驼背,驼背程度会随着老年群体年龄的增长而加深,身高也会逐渐变矮。最后,老年骨质疏松群体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救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残疾或死亡。随着胸部与腰椎的不断压缩,脊椎后弯程度越来越大,导致胸廓被挤压变形,可能会影响老年群体的呼吸功能,具体症状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骨质疏松的原因骨质疏松的原因有体重轻、性激素水平下降、生活习惯不健康、饮食中长期缺乏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日光照射不足、缺乏体力活动、长期服用影响钙吸收的药物、患有易导致骨质疏松的相关疾病等。体重轻是指整个人身材瘦小,瘦小的身材导致骨密度相较于其他体重的人群较低,体重轻的老年人骨骼承重较弱。同时,由于雌激素对骨密度影响较大,雌激素的存储与转换是在脂肪中进行的,因此体重较轻的老人脂肪较少,雌激素含量也会减少,从而影响骨密度,导致骨质疏松更易发生。性激素水平下降是指女性卵巢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少、月经期延后或是40岁以前发生停经。卵巢是雌激素分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