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慢病管理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中医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而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老年人由于血管壁的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多种慢性疾病的累积,使得老年人脑卒中的风险远高于年轻人。当老年人遭受脑卒中时,其后果往往比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更为严重。除了生理层面的影响,如行走、说话或生活自理能力的丧失,脑卒中还可能导致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或焦虑。这种身心双重的打击,使得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挑战,也对其家庭成员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脑卒中在我国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很高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城乡脑卒中年发病率为200/10万,年死亡率为(80~120)/10万,存活者中7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疾,脑卒中的复发率达40%。我国最新研究的数据提示,到2020年,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达到了2.6%。换句话说,每100000人中就有505.2人每年新发脑卒中,而同样的人群中,每年会有343.4人因此去世。这些数据背后隐含着我国每年近340万40岁以上的成年人新发脑卒中的事实,其中1780万患者每天都在与脑卒中的影响抗争。不同的脑卒中类型在中国的分布中也有所不同。脑梗死无疑是最主要的类型,占据了近九成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要尽早的比例。此外,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占有一定比例。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的城乡差异在脑卒中的数据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城市地区的患病率较高,但农村地区的发病和死亡率都超过了城市。这可能与农村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和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不足有关。◎脑卒中带来的影响脑卒中不仅对患者造成身体伤害,而且对许多家庭造成了长远的负担。大量脑卒中患者面临不同程度的残疾。有的可能是运动功能障碍,有的可能是言语或吞咽困难,甚至还可能是认知功能受损。家庭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医疗照护,还可能要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压力。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医药费、康复治疗费、日常看护费用等都成为家庭不得不考虑的经济问题。但更为沉重的,可能是心理上的负担。看着亲人因为脑卒中失去了曾经的自主能力,家庭成员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无助和罪责感。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来说,除了基本的生活不能自理,他们在社交、心理和情感上也会受到巨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