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11期物理教学探讨Vol.41No.11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的教学策略研究王莉1,廖元锡2*1.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海南澄迈5719242.海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海口571100摘要:物理学科与劳动实践密切相关,劳动教育与高中物理的融合将对学生理解与应用物理知识、培育劳动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立足物理教材、把握物理课堂、完善评价方法,实现以劳启智、以智益劳的目标,为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提供可资借鉴的多元化教学策略。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7《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将劳动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之中是跨学科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高中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上的一致性和知识内容上的嵌套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物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思维方法可在劳动过程中应用和体现,是劳动教育的天然养料。这不仅体现出物理学科知识的价值,而且彰显了劳动教育的内核价值[2]。鉴于此,本文将从物理教材、物理课堂、评价方法三个方面阐述高中物理劳动教育教学策略,为劳动教育的落实提供借鉴。1立足物理教材,强化劳动认知策略与内容相互依存,再好的教学策略若没有教学内容作为基石,教育也会流于表面。因此,应立足物理教材,强化劳动认知。1.1石研究物理教材,挖掘劳动素材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素材,教材中列举的实例、插图、科学漫步内容等具有育人功能,可培养学生的物理劳动素养。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的劳动教育素材,将与劳动相关的知识点、插图、阅读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从劳动观念和劳动知识两方面构建劳动认知框架,使学生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劳动知识[3]。收稿日期:2023-07-19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劳动教育融入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研究"(QJH202210102)。作者简介:王莉(1989-),女,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通信作者:廖元锡(1962-),男,教授,主要从事物理教学论研究。-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23)11-0012-3例如,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练习与应用第6题,已知肇事车辆从刹车至停止过程中的车轮与地面的磨痕长度、加速度,求解刚开始刹车时的初速度。这既可以作为劳动知识素材,引导学生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关系解决物理问题,又可以作为劳动观念素材,了解测量工作对违规判定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