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124我国于1999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13.5%[1]。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家庭照顾功能不断弱化,再加之社会机构存在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非人性化等问题,使得介于两者之间的社区照顾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以“社区照顾”“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等作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检索,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梳理相关文献内容,助力我国社区照顾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一、社区照顾的概念及内涵社区照顾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当时将孤寡老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视为服务对象,而如今,社区照顾大多是为社区中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本研究在社区照顾视角下针对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进行相关探讨。“社区照顾的界定应该涵盖其最宽泛的含义,主要包括室内保健、居住地保健、福利机构服务、家庭外医疗服务、日间照管服务,以及有助于保证老人生活质量的社交的、休闲的和教育的设施”[2]。由此可看出,社区照顾是一种以社区为平台面对老年人物质、心理层面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行动支持等方面的养老照顾服务,满足老龄群体的养老需求。在社区照顾的性质方面,我国学者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社区照顾应该是纯福利性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社区照顾兼具营利性与福利性、有偿性与互助性[3]。结合当前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的实践来看,社区照顾模式的发展可以集福利性与市场性为一体,一方面通过福利性质的服务满足大多数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入市场化的运作,创新服务领域、优化服务内容,使社区照顾养老服务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二、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的研究过程(一)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的文献筛选近年来,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照顾养老服务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学术界也针对此发表了许多文章。基于此,通过对“社区照顾”“养老服务”进行关键词检索,从CNKI上获取文献若干,再考虑时效性、与研究主题相关程度等因素,从中筛选剔除不符合本研究的相关文献,最终获得51篇符合本研究的文献。(二)社区照顾养老服务的编码节点首先,将文献导入分析软件中,仔细阅读文献内容,明确文献中的每一句话,选取含义相类似的话语,然后将这些所要表达的含义相类似的话语进行简单编码,形成关联式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一个核心范畴,确定好子节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