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C·(综合)·劳语相融,知行合一——以《竹节人》的教学为例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李景薇劳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的教学都应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中欣赏劳动美,体会劳动情感,树立劳动意识,理解劳动精神;还可以结合具体文本内容以及现有资源,开展富有语文特色的劳动实践。笔者以《竹节人》的教学为例,作具体说明与呈现。一、多形式朗读,体悟劳动情感课堂上,教师既是诵读的引导者,也是劳动者,要启发学生想象自己从语文课堂穿越到作者小时候制作风靡的竹节人、玩竹节人的活动里,体会玩竹节人带来的快乐。朗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制作竹节人、玩竹节人的快乐之声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让快乐溢满整个课堂,充盈每个学生心间。教师先用PPT出示《竹节人》中制作竹节人的片段,并标出“锯、钻、穿”等字;指导学生有序朗读,女生读句子,男生重读所标生字并带上动作,让他们把所标之字当作劳动时喊的号子,把自己当作劳动者,把劳动的情形呈现出来;男生女生交换体验。学生在第三次朗读时,有了快乐的情感,有了自主创新与发挥,朗读效果发生质的变化,课堂氛围也热烈起来。师:同学们读这段话,读出了什么?生1:我读出了制作自己喜欢的竹节人时很兴奋,要边做边用声音表达快乐。生2:从“锯、钻、穿”这三个字,我感觉到制作竹节人还需要力气和巧劲。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这些鲜活的动词进行思考,让学生真正体悟到制作竹节人的不易与快乐。二、体验劳动过程,体悟劳动不易制作竹节人时,在折取竹竿的过程中,或蹲在地上,或弯腰弓背,还要使出智慧和力量,在“锯竹竿”“钻小眼”“穿线”的过程里一一体现。面对如此艰辛的劳动,为什么我们的劳动者还能激情四射,洋溢出快乐与幸福呢?课文内容学习结束后,让学生结合课前所做的“竹节人玩具制作指南和玩的说明方法”,用准备好的材料制作竹节人玩具。师:刚刚你们热火朝天地制作竹节人时,有些同学虽然遇到了困难,但看得出来你们非常开心。那说说,在制作竹节人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收获或感受?生1:我最大的收获是我们小组组员分工合作,相互帮助,我们就做成了一个特别好的竹节人。师:看来劳动不仅需要智慧、力气、技能,还需我们的相互配合。生2:锯竹竿和钻洞我花了很多时间,还需要很大力气,虽然我的手指又酸又疼,但我没有放弃,因为制作时我完全忘记了在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