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何文祥(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小学,甘肃临夏州731700)基金项目: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劳动教育专项课题“乡村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课开展的有效途径研究”,立项号LX[2021]ZX76.摘要:劳动教育是为了实现学生思想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将劳动意识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充分融合起来,使劳动教育更具语言文化内涵,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本文就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进行分析与探究,为进一步促进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关键词:劳动教育;语文教学;深度融合;实践探索生产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活动,没有基本的劳动活动,人类就失去了生存的保障,人们只有不断地参加和发展劳动,才能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更应当注重劳动教育,真正以劳动为荣,落实基础教育,按劳动的标准去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社会做贡献.将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融合,培养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良好的劳动习惯,真正促进小学生劳动能力的提升,也体现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思想融合作用.一、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意义语文教学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是语文教学回归劳动生活的良好契机.因为,更好地融入劳动教育,体现劳动教育在不同学科中的渗透作用,通过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让语文教学更具劳动生活气息,会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将劳动教育和教学设计贯穿在一起,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要,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懂得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其理解劳动的内涵劳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让小学生有了接触劳动、参加劳动教育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富含语文教学内容的劳动教育活动,使小学生从不懂劳动、不会劳动和不爱劳动,到自己动手参加劳动、深深地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以及通过劳动得到收获的喜悦.以大河镇康吊中心小学五年二班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种黄豆劳动为例.首先,语文教师要求同学们把黄豆种子拿出来放在塑料盆子中,将那些小黄豆、丑黄豆和发霉的黄豆挑选出来,因为这些黄豆发芽率低,影响其他正常发芽的黄豆.黄豆挑选完后,教师将同学们分成二人一组,一人用锄头按照0.15米的穴距浅浅地挖出小坑,另外一名同学则按每穴3粒的数量把黄豆放入穴坑中并盖上一层薄薄的细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