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期2023年11月·专题论坛·No.11Nov.2023基金项目: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诊疗技术推广及优化管理项目(SHDC22022231);上海现代护理职业教育集团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hlzjtpgr202302)作者单位:200040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监护室通信作者:吴妮慧,Email:wu_nihui@aliyun.com老年病人俯卧位通气压力性损伤的防范策略石磊吴妮慧吴妮慧主任护师[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9198.2023.11.003俯卧位通气(pronepositionventilation,PPV)是指病人在俯卧位下进行机械通气,具有促进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及提高氧和指数的作用,是一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常被应用于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1]。2021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实践指南指出,PPV每天治疗的时间应不少于12h[2]。研究表明,随着PPV持续时间的延长,相关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压力性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3]。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压力性损伤在PPV病人中的发生率为569%[4]。长时间的俯卧位可增加局部皮肤的压力及摩擦力,导致受压部位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上升[5]。老年PPV病人由于皮肤薄、弹性差等原因,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更大[6]。老年病人一旦发生压力性损伤,不仅增加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还易引起继发感染,延长住院时间,严重者可影响PPV的治疗。目前,随着PPV在临床上的广泛开展,压力性损伤逐渐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本研究围绕老年病人PPV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特征及防范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1老年PPV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老年PPV病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高于非PPV病人。Meta分析显示,PPV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是非PPV病人的122倍[7],是仰卧位通气病人的123倍[8]。一项调查366例病人的系统评价显示,与仰卧位压力性损伤相比,俯卧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高出了37%[9]。体位的持续时间是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由于PPV治疗的持续时间较仰卧位通气更久,致使皮肤受压的持续时间延长,导致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更高[10]。另外,皮肤保护是预防和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