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军事革命的耦合演进也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地位空前突出。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已经成为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和科技兴军国家战略的创新载体和组织保证。在全球一体化大环境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科技创新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放在了战略层次。人类历经战争信息时代、技术军民通用时代、经济市场时代之后,国家要进行一体化必然要将军民科技融合战略化发展;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加速了军事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军民科技融合也成为其自身规律下的必然结果。军民科技融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也需要军民科技融合发展。同时,维护国家安全,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更是离不开军民科技融合发展。本文以协同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研究我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并对国外军民融合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程有益的经验。在分析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发展以及内涵的基础上,了解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建立侧重点在于如何利用军用与民用这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国家的创新潜力。2理论基础1)二元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由J.伯克提出并运用在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发展当中。1970年之后,二元理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延申研究,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同。目前,对二元结构的研究大致分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结构转型理论、技术引导变化理论、工业化驱动理论、嵌入式现代要素理论和其他流派。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理解和认识军民一体化深入发展的二元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历史和国情等原因,我国在国防军事发展中已经形成了相对封闭的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军队的需求是主要牵引,涵盖了生产链的所有环节:整机制造、专业装备生产、外协外配、技术研发、鉴定检测[1]。尽管这种体系在国防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缺陷。近年来,虽然对军工产业做出了大幅度、大规模的调整和改革,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仍然处于各自运行、相对分离的状态。只有从上至下、从头到尾地推动改革,推进有效的资源、利益融合,转变现有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利益格局,才能有利于军民融合发展。2)协同创新理论。协同创新概念是由美国的PeterGloor首次提出的,在协同发展中需要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多领域多人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组件在一起,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工作、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