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23教学研究66聚焦核心问题,激活学生思维,让学习真正发生——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天津市南开区实验学校刘雅贤一、对“核心问题”的初探与理解2022年4月新版课标颁布以来,“让核心素养落地”成为课堂教学研究的新方向。教育科研工作者郑毓信教授指出:“核心问题”起着“引领”与“驱动”的双重作用。制定核心问题,要吃透“两头”——即“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第一,针对学习内容研读教材,结合教学重点、难点确定逻辑关联、迁移关键、学习支撑、知识本质等;第二,针对学生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困扰、易错原因等(具体见图1)。在研读教材、调研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制定出一节课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或一节课分为几个板块对应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最终把探究知识最本质、最核心问题的自由还给学生。图1核心问题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实践(一)“核心问题”的确立1.深入研读教材。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简便运算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因为只针对一种运算,学生很少混淆。乘法分配律是最后一个运算律,本质是沟通乘、加两种运算,完善学生对运算律的认识。小学生建立分配律概念不是一件容易事,其一从结构上看与乘法结合律相似,容易受到干扰,如常常会出现“(25+7)×4=25×4×25×7”的现象;其二提偶式学习的影响,即从相同的结果入手,通过比较相同类型的等式,进而推出乘法分配律,学生获得的是“对号入座”的操作方法,而非思维力的提升。忽视算理理解与解释,导致学生短时记忆容易遗忘。2.调研学生可知。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掌握比较好,学习乘法分配律,可能会产生负迁移,与其相互干扰;单价、数量、总价三量关系比较清晰,三量关系是理解与解释乘法分配律的原型;乘法运算的意义已经学过,只有个别学生能够调出已有经验理解算式进行运算。3.“核心问题”的制定。基于教材研读、学情调研,确定“乘法分配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为核心问题,分为5个板块呼应核心问题:(1)乘法与加法之间存在什么运算规律?(2)在乘法的情境下解决问题能发现什么规律?(3)脱离具体情境能证明“分与合”相等吗?(4)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是什么?(5)乘法分配律与旧知识有联系吗?(二)教学实践1.板块1——乘法与加法之间存在什么运算规律?教师出示复习题目让学生自主填空,接着提出问题:加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运算规律?同学们准备怎么研究?意图: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