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特教YOUJIAOTEJIAO教师·TEACHER0782023年11月Nov.2023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中,“开放”为活动基本特点,与传统户外游戏活动对比,其减少了区域间隔断及活动人数限制,不仅实现了“多区域并联”教育模式,同时有效落实了“混龄教育”理念,对提升幼儿交往、游戏、活动、学习等能力起着积极作用。培养幼儿学习品质,让其建立有益于终身发展优良品质,是学前教育工作重点。因此,教师需全面提升对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的认识,加深对不同项目、游戏、活动的开发,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目标融入其中,借助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主动性发展,构建“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一、科学设计幼儿户外游戏,为学习品质培养提供前提保障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首先要做到“空间”与“时间”的开放,在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工作中,教师要科学设计幼儿户外游戏场地空间,并灵活调整幼儿户外活动实践,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工作做好前提保障。(一)科学规划场地空间,优化户外场地设置在幼儿户外游戏场地空间的规划上,教师应确保幼儿活动场地的“全面开放”。在以往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设计中,幼儿活动空间有限,大多在有限区域开展游戏活动,或在操场上自由活动,区域间缺乏流通性,场地空间更存在局限性。在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设计中,教师要综合利用园所所有场地,并根据幼儿兴趣需求,科学优化户外场地设置,让幼儿自由地玩、尽兴地玩,以点燃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积极性,强化其学习主动性。例如,传统户外游戏场地大多以“运动器械”为主,缺乏其他活动区域,在开展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时,教师可在户外为幼儿创设“美工区”“角色表演区”“建构区”等,因地制宜设计区域场地,丰富户外游戏种类。“美工区”可设置在围墙附近,以涂鸦形式开展活动,让幼儿在墙面展开艺术创作;“表演区”可设置在大树下、草坪上,搭建“森林舞台”,满足幼儿展示自己的成长需求;“建构区”可创设在户外沙水区,并为幼儿准备沙土模具,用沙水造型满足幼儿建构需求。除此之外,各个区域无须搭建“间隔栏”,要保证各个区域间流通性,以开放性环境激活幼儿创造思维,发挥开放式户外游戏活动的教育优势。再如,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户外环境中每一块场地,种植园、花坛、果树下等空间,皆可成为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区域。教师应分析不同场地特点,在确保环境安全、无视觉盲区、便于管理基础上,将其扩充为幼儿户外游戏一部分,并有效落实“开放式”教育要求,为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做好前提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