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收稿日期:2023-06-13作者简介:钟源(1994—),女,硕士,山东开放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内部审计,资本市场。聚力“研审融合”助推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钟源(山东开放大学,山东济南250014)摘要:以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为背景,提出采用“研审融合”的审计模式,将研究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探索高校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探索“研审融合”内涵的基础上,从系统性研究审计对象、创新性采用信息化方法、把脉问诊“顽瘴痼疾”、常态化跟进审计整改和创设良好的实施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高校内部审计“研审融合”的主要措施。关键词:研究型审计;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G6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0978(2023)04-0062-03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2年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侯凯审计长指出,审计工作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实现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的具体实践,也是整体内部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聚力“研审融合”的审计方式,将研究型审计的理念贯穿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全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的研究性优势,解决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审计实践难题,优化“经济体检”的效率和效果,并从实践中探索出审计全覆盖的指导性思路,从而助力高校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当下具有深远的意义。二、“研审融合”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内涵探索本文所述的“研审融合”,是一种审计模式的创新型探索,即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将研究思维与审计工作的有机融合,进行研究型审计,以研究促进审计事业在不同领域的优化发展。2021年6月,审计署在《“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将研究型审计上升到发展战略性规划的高度。2021年12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年度重点工作总结交流大会提出要倡导研究型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强调了内部审计领域进行研究型审计的重要意义。此外,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在国家审计层面也制定了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工作方案。近年来,研究型审计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关于何为研究型审计,目前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学术界对此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回顾2022年度的文献研究,郑石桥、刘星锐(2022)认为,研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