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健康小知识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大家即将告别炎热的夏季,迎来凉爽的秋季。在民间,流传着一种叫作“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即在春季要注意保暖,秋季要适当让身体经受一些寒冷。那么,春捂秋冻的原理是什么?老年人什么时候“秋冻”比较好?哪些老年人不适合“秋冻”?对于老年人群体,打开“秋冻”的正确方式有哪些?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春捂秋冻的原理是什么春捂秋冻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源自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其主要基于对人体体温调节和免疫力提升综合考量,不仅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对人体健康的一种保护。在春季,气温刚刚转暖,但冬季的寒气还未完全消退,天气变化也较为无常,若再未能注意保暖,将保暖衣物过早地更换,一旦气温出现下降的情况,身体将很难适应,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出现一定程度地下降,此种情况病菌容易乘虚而入,增加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的风险,因此“春捂”是指在春季适当保暖,以顺应自然的变化,预防感冒。秋季气温逐渐降低,但室内外温差较大,此时如果过早地增加衣物,老年人可能会因为温差过大而出现感冒,适当的秋冻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这种温差,从而减少感冒的发生。秋季气温降低情况下身体也将出现一定的寒战反应,进而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产热增加,有助于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秋冻可以让身体的各个器官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提高身体的耐受力和抗病能力,因此适当“秋冻”对身体具有积极影响。老年人秋冻须慎重◎老年人什么时候“秋冻”比较好“秋冻”应该根据当天的气温和自身身体情况来灵活掌握。如果气温过高或过低,或者自己感觉不适应,就应该停止秋冻,及时增添衣物来保暖,同时,在进行秋冻时,也应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避免过度受寒而引发身体不适或疾病。秋冻的最佳时间是在初秋时节,此时暑热未退,白天气温仍高,冻冻无妨,而在仲秋阶段,气温下降,气候凉爽,但又非冬季严寒可比,是人体感觉较为舒适的季节,也是秋冻的较佳时节。具体来说,初秋时节的气温还比较高,人体感觉比较热,此时进行适当的秋冻可以促进身体的耐受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秋冻也应该逐渐增加,以适应气候的变化。通常情况下,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就不应该再进行秋冻了,因为此时人体的适应能力已经降低,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哪些老年人不适合“秋冻”“秋冻”并不适合所有人,老年人的身体抵抗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