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同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我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明确指导,美育与劳育融合发展也得到了明确的指引。以专业核心课程《木艺产品设计与制作》为例,探讨劳动教育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路径经验和可行方法。从目前存在的劳动教育问题出发,提出师资嵌套、标准重构、理念引领、教法改革等多项举措和经验,引领艺术设计专业的劳动教育变革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一、劳动教育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背景生活劳动是指可以直接满足生活需求的劳动,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也可以促进人的健康。在新时代生活劳动实践中树立起“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只有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认识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大学生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工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制造业逐渐衰落,先进工业生产和智能制造应运而生。科技的进步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一专多能、有着强烈责任感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大学生应积极下厂劳动,学习与先进工业生产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升劳动技能,了解劳动的多样性,认清工业生产的发展前景,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迪。新型服务劳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复杂劳动。发展新型服务业首要的是优化服务业结构,使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水平高端化、服务技能专业化,使生活性服务业服务质量精细化、服务形式多元化。未来,新型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新型服务业将成为便捷、智慧、安全的服务体系。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部分传统劳动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对传统劳动者的需求逐年送减。与传统服务劳动相比,新型服务劳动对苏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但它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人性化的管理要求、更少的劳动实践、更多的劳动薪酬。2021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通过对754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调研,发布《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施成效、问题与建议》。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学校较早时间即开展劳动教育,积极推行多样化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