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86【摘要】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与广大民众吃穿住行等生活密切相关的外来文化和多彩纷呈的“洋名”涌入国内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为了体现不凡以博取民众眼球和意味着“高大上”的各种“洋名”被商家滥用的问题随处可见,尤其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及其各种楼盘存在的“洋名”滥用,从不同层面对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促进文化繁荣带来了诸多不可忽视的影响,更是给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带来了诸多困扰。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完善制度立规示范引导文化命名秩序、加强教育引领风尚培养文化命名自觉、融入特色创新高地重塑文化自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自强以消除各种滥用“洋名”的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增强国人文化自信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关键词】民族文化;洋名;优秀文化;文化自信滥用“洋名”对文化自信的消解与重构赵本琼1汪勇2(1.阿坝师范学院四川阿坝623002;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文化长廊南方论刊·2023年第9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趋旺盛。为了迎合民众的需求和博取客户眼球,不少商家在商品营销活动中盲目地大量使用意味着更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西文洋名,各种洋名命名的商品纷纷出现在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蓬勃发展的诸多大型房地产企业,为了更好地满足民众对高端居住环境的要求,兴建的各种楼盘和高档小区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类高大上的“洋名”也是百花竞放。由于不少民众存在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房开商在吸引购房者眼球上积极寻找卖点以提升楼盘、小区的声誉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致使各大型房地产企业开发的楼盘均不同程度存在“洋名”滥用,呈现出“纷繁复杂”和“大洋怪重”的现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滥用“洋名”,不仅是我国文化的失落,更是无视本土文化的体现,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一、乱象丛生的“洋名”滥用各种滥用的“洋名”种类繁多,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但总的来说都缺乏中华文化的内涵。一是由英文字母组合或是由国外知名城市、人名、地名组成的货真价实的真洋名;二是刻意夸大、怪异难懂、同音同名却洋气十足的假“洋名”等,使得身在其中的国人仿佛置身于国外。(一)真“洋名”纷繁复杂承载着中国地域文化、城市文化的地名文化不断被西方洋名取而代之,如“威尼斯”“曼哈顿”“马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