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年10月第23卷第19期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其有着较高的发生率、致残率以及死亡率,多数患者起病发生急骤,可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言语不利等并发症,预后不良[1]。静脉溶栓是目前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促进颅内供血血管的再通,保护患者的颅内神经,促进预后的改善[2],但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丁苯酞有着多样化作用,不仅可对促进血管扩张,改善缺血区域的血液循环,恢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且可抑制神经元凋亡,稳定线粒体结构,以此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3~4]。为探究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分析治疗结果,总结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6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简单随机化法分组处理,常规静脉溶栓方案者30例为对照组,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方案者3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9.01±11.26)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3±0.20)h;丘脑梗死6例,脑干梗死7例,一侧额顶叶梗死9例,内囊梗死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9.22±11.3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45±0.39)h;丘脑梗死7例,脑干梗死7例,一侧额顶叶梗死8例,内囊梗死8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本研究已获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字2020004002号)。纳入标准:经MRI、CT等检查确诊脑梗死者;发病时间4.5h内者;首次发病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近期(1个月)有动脉穿刺史、外科手术史者;伴凝血/免疫/循环系统障碍者;伴药物过敏史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伴精神疾病史者。1.2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静脉溶栓治疗,即采用注射用阿替普酶(注册证号S20160054)0.9mg/kg静脉溶栓治疗,首先将10%的药物实施静脉推注干预,推注时间控制在1min内,之后以微量泵的方式泵注其余90%的药物,时间控制在60min内。试验组静脉溶栓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廖娟娟(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宁都342800)摘要院目的院探究静脉溶栓后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