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研究102_曹江楠王小琴(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摘要:劳模精神中蕴含了丰富的“志气、骨气、底气”,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能够丰富大学生学习内容,帮助其提志气、硬骨气、蓄底气。高校应当充分发挥劳模精神的教育作用,坚持用劳模精神激励大学生做新时代奋斗者、奉献者、担当者,不断充实其学习过程。为了提升劳模精神教育实效,使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重塑取得理想成效,应当将劳模精神融入“第一课堂”,夯实培育大学生“三气”的主阵地;渗透“第二课堂”,增强培育大学生“三气”的实践性;嵌入“云课堂”,扩展培育大学生“三气”的覆盖面。关键词:劳模精神当代大学生“志气、骨气、底气”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实践锻炼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新时代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应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志气、锤炼骨气和恪守底气。将劳模精神的核心思想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能够以先进的理想理念和真实的人物故事指导大学生坚定自我,引导其在学习和工作中树立“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凌云壮志、“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铮铮骨气、“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韧底气,不断成长为助推国家发展的时代新人。一、劳模精神中的志气、骨气、底气劳模精神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代表[1],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劳模精神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时刻鼓励人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为广大劳动者树立了学习标杆[2],其中蕴含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崇高气节和满腔热忱,字里行间均是对志气、骨气和底气的生动反映。(一)劳模精神中的志气志气是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是意志坚强、信念坚定、理想高远的集中表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有志气的民族,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坚守国土、奋勇抵抗,坚信革命能够成功,这是志气在革命奋斗年代的生动诠释。本质上劳模精神当代品格的核心要素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以技能导向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源于劳动者对品质的极致追求,是严谨慎独、精益求精、专注执着的体现,同时也是劳模志气的代表。如钢铁劳模孟泰面对残破不全的鞍钢丝毫没有退缩,爱厂如家、艰苦创业,以高昂的志气带领全厂工人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