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20232023·6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内涵、特征与策略长春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学院(130000)耿炎枢王春姣[摘要]高中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明确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内涵、特征和策略,对于落实学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尤为重要。文章在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内涵的基础上,阐明其具有的实践性、创造性、整合性、安全性的特征,并提出相关的提升策略。[关键词]劳动教育;高中化学教学;内涵;特征;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18-0041-04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1],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重要性。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融合学科劳动教育课程,利用劳动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某种内在关联性渗透劳动教育内容,以熏陶的方式发展学生的劳动素养[2]。进一步明确了劳动教育实施的路径,也为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指明了方向。高中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明确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内涵、特征和策略,对于落实学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尤为重要。一、劳动教育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内涵《简明教育辞典》中指出:“劳动教育是指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3]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形成劳动习惯、有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4]。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5]当前,劳动教育更关注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注重手脑并用、身心融合,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相结合,形成“五育”融合教育模式。劳动教育不能独立于其他教育而存在,必须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化学作为高中课程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和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化学与劳动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化学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