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期*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四五’期间河北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HB21JY002)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1.高叶红(1994-),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终身教育、具身认知、教育管理研究;1.陶磊(1988-),女,安徽蚌埠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终身教育、教育管理、整体性教育研究;2.徐莉(1963-),女,河北承德人,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终身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跨学科教育研究。进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方面,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但从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其情况并不乐观:学校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把劳动教育和知识学习当作是割裂的两个互不相关的主体;师生普遍不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当成一种负担,片面地认为劳动教育是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观念、提升劳动素养的活动,而知识学习是由大脑参与进行的,与劳动教育没有关联,严重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导致劳动教育边缘化甚至被替代。可见,由于大家对劳动教育存在认知偏差,忽视了劳动教育自身的价值,导致劳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身认知理论认为,身体与感知觉是相关联的,身体参与劳动教育能够促进认知形成,知识是人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的认知和经验的总和,即劳动教育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是建构知识学习的一种源泉[1]。本文通过具身认知理论对劳动教育与知识学习的关系进行探索,进而明晰劳动教育的具身价值,并以此为出发点审视学校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一、价值审视:劳动教育的具身价值劳动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没有劳动就没有进步。劳动教育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具有天然的具身性。具身认知理论对身体进行了新的解读,同时也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鲜的视角与思路,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来自于身体进行感知运动的各种体验,身体参与并影响着认知的学习,强调身体在认知形成中劳动教育的具身回归:价值、困境与对策*姻高叶红1,陶磊1,徐莉2摘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