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世界机器人大会看最新的黑科技文/本刊记者章佳图/张越8月16—22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以“开放创新聚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大会博览会首次采用全馆“机器人+”应用展示模式,国内外160家企业及科研机构参展,近600款展品亮相大会,象鼻机器人、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排涝机器人等60款新品首发亮相,创历届之最。“本届大会亮点纷呈,全球性、前沿性、创新性、科普性等特点突出。作为展示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大会对于持续推动机器人领域国际交流、互利共赢意义重大,有效对接了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数字链、生态链。”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在闭幕式的致辞中指出。成果丰硕今年的展会创新性地规划为“机器人+”应用场景进行展示,覆盖了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安全应急等10个场景应用板块。现场展示机器人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今年的展会创新性地规划为“机器人+”应用场景进行展示,覆盖了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安全应急等10个场景应用板块。展会现场INTERNATIONALEXPO国际会展42CHINA'SFOREIGNTRADE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深度广度拓展,为现场观众带来临场感十足的观展体验。大会呈现出五方面的亮点:一是聚焦科技前沿风向,顶尖嘉宾云集、前沿议题论道,为推动机器人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落地添薪续力。二是展示产业最新成就,场景应用新、产品技术新、参展企业新。三是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竞赛体系更加完善、内容设置更加丰富、赛事规模更加宏阔。四是延展产业合作半径,更显国际化,更具学术性,更趋市场化。五是传播智能时代声音,打造立体化宣传渠道,力求全方位展示成效。在出席开幕式时,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期。北京市将牢牢把握战略机遇,实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全力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强化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等基础支撑能力。强化场景应用,面向医疗、制造等领域需求,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全面开展机器人+的应用示范。推动集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独角兽”企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当前,融合感知、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结构仿生等新43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