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研究】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凝聚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华优秀历史文脉、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各种文明的交流方面,都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当前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出了深刻的阐述,这对于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采用景观叙事的方式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可以克服以展示为导向而导致的信息不连贯的缺陷,用故事将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串联,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信息的载体,从而达到故事的组织和有序。运用叙事性设计原则,可以引导公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从而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一、基本概念(一)景观叙事“叙事”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一书中。他的导师柏拉图关于叙事过程的仿效/叙事的叙事二分说,可视为叙事的开始[1]。法国思想家托多罗夫于1969年在他的《十日谈》中第一次把叙事定为一门科学,并把它命名为“叙事学”[2]。之后,叙事学从一个单独的分支,逐步被引入建筑、保护和传承等学科中,并成为20世纪的重要理论之一。叙事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事件、故事、场景、人物等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让读者从这些事件中获取所要表达的信息。景观叙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景观保护和传承手法,将以语言学和文学为载体的信息表达出来,以景观为载体,以当地记载的历史或口述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叙事。与传统的叙事方式相比,景观叙事更能引起参观者的共鸣。首先,风景园林向旅游者呈现的是一种更直接、更容易获得资讯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叙事方式中枯燥无味的文字,由风景构成的画面更有助于深入记忆。其次,风景名胜叙事具有特殊的互动性,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最后,景观叙事在空间上所具有的特殊的叙事能力,能够更精确地还原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把景观叙事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相结合,能够将其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二)历史文化遗产景观历史文化遗产主要是指物质的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活动性的遗产,另一类是非活动性的遗产。非活动性文化遗产是指历史遗迹、建筑群、著名城市、遗址及其周边地区等。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它凝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华优秀历史文脉、增强民族自信心、促进各种文明的交流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历史文化遗产景观是一个集时间变迁和空间变迁为一体的整体,从中可以窥探到一个特定时代人类文明的特征。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