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医药2023年第63卷第28期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邓永刚1,张世坤2,王强2,李中林1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徐州221004;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摘要: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夹闭术对破裂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的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119例,观察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采用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GOS评分5分)和预后不良组(GOS评分1~4分)。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间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均成功,12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预后良好组89例,预后不良组30例,两组年龄、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有高血压史、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高是影响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经翼点入路夹闭术治疗胚胎型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安全有效,预后不良与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以及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有关。关键词: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经翼点入路夹闭术;预后;危险因素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8.019中图分类号:R73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8-0076-04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分叉部分动脉发生突起,是临床上常见的颈内动脉瘤类型,在颅内动脉瘤中占比为20%~30%[1-2]。PCoAA破裂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突发剧烈头痛、颈强直、畏光、恶心、呕吐等症状[3]。由于后交通动脉解剖学结构复杂、动脉瘤形态不一致、血流动力学特征异常等多种原因,目前PCoAA破裂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4]。PCoAA破裂出血致死率达25%~50%,经过治疗后存活患者发生神经功能障碍的风险仍较高[5]。PCoAA破裂的治疗主要包括开颅夹闭手术、血管栓塞介入治疗等多种手段,其中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包括翼点入路、锁孔入路、经眶上外侧入路等[6]。胚胎型后交通动脉是一种常见的后交通动脉在解剖上的重要变异,即源于颈内动脉的后交通动脉直接延续为同侧的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管径大于同侧的大脑后动脉P1段管径或者P1段缺如。研究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