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才ITALENTSINTECHNOLOGY本刊专访流行病学专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博士生导师陈大方教授聚焦分子流行病学、医学大数据挖掘研究为精准健康管理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作贡献文/张强本刊记者姜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是今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陈大方教授长期致力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医学科研数据挖掘工作。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向,依托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生物信息陈大方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病分子流行病学,医学科研数据挖据。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学大数据挖方法与应用》《精准健康管理》等。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代表性著作:68·TOPCHINA挖掘技术,从系统流行病学和多组学的角度重点针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病因开展深人研究。在医学大数据挖掘方向,当前医学大数据已成为健康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紧跟大数据时代的前沿热点,重点围绕医学大数据对疾病发病风险和预后风险模型的建立,评估与预测开展探索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把医学大数据挖掘和分子流行病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学科优势进行高度有机融合,提出精准健康管理新理念,并组织全国二十多位专家共同编写《精准健康管理》著作。他始终在科学创新的道路上坚守、前行,为共建共享新时代健康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不忘初心博观约取做跨学科的实践者陈大方出生于湖南省桃江县,1992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环境卫生专业。1992年-1996年,参加北医与哈佛大学NIH合作项目:环境与职业因素暴露对女性不良生殖健康的影响,轮班对女性不良生殖结局的影响研究。196年-1998年,参加NIH合作课题:芳香烃溶剂暴露、遗传易感性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及重大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的生态遗传学研究。1998年-200年,获得NIHForgarty基金资助,越哈佛大学群体遗传研究室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担任基础医学院遗传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硕土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