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卷第6期2023年12月水土保持研究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Vol.30,No.6Dec.,2023收稿日期:2022-09-12修回日期:2022-10-12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喀斯特科学研究中心项目(U1812401);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2017]113;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2017]2855)第一作者:陈大蓉(1996—),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与遥感应用。E-mail:1403565563@qq.com通信作者:周旭(1981—),男,四川古蔺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遥感水文与流域管理。E-mail:zxzy8178@163.comhttp:∥stbcyj.paperonce.orgDOI:10.13869/j.cnki.rswc.2023.06.040.陈大蓉,周旭,胡锋,等.近3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30(6):337-344,356.ChenDarong,ZhouXu,HuFeng,etal.AnalysisofSpatialandTempoalChangesinLandUseConflictsinGuiyangCityintheLast30Years[J].Research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2023,30(6):337-344,356.近3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变化分析陈大蓉1,周旭1,胡锋2,裴宇1,胡玉雪1,罗为维1(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2.贵州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中心,贵阳550002)摘要:[目的]科学识别和掌握土地利用冲突的时空演变特征是区域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法]基于相对生态风险评价概念模型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测度模型,定量分析了贵阳市1990—2020年的空间冲突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990—2020年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整体处于可控级别且变化明显,稳定可控占比由24.76%上升到61.10%,严重失控占比由2.24%波动上升到2.43%,有增长趋势。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呈“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稳定可控和基本可控向息烽县、开阳县、乌当区等山地丘陵聚集;基本失控和严重失控趋于向城市市区及其周边区域集中。贵阳市土地利用冲突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整体呈“南高北低”相对的分布特征;热点区由清镇市、修文县、花溪区向城市中心迁移,冷点区主要聚集在乌当区、开阳县。[结论]贵阳市近30年土地利用冲突时空变化显著,基本可控向稳定可控转变,失控地区向城市中心聚集,未来要重视城市中心生态建设,协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关键词:土地利用冲突;冲突测度;时空变化;贵阳市中图分类号:X37;TP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409(2023)06-0337-08AnalysisofSpatialandTempoalChangesinLandUseConflictsinGuiyangCityintheLast30YearsChenDarong1,ZhouXu1,HuFeng2,Pe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