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氧化答案1.单递电子体:Cyt、Fe-S;递氢递电子体:NAD、FAD、FMN、CoQ。2.每消耗1/2摩尔O2,所产生的ATP的数量;一对电子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给一个氧原子,生成1分子H2O所能产生的ATP数。3.NADH呼吸链传递,P/O比值接近2.5;琥珀酸呼吸链传递,P/O比值接近1.5.4.电子传递的能量可以将质子泵到线粒体内膜的胞质侧;质子不能自由跨膜返回基质;形成了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的H+浓度差;质子通过ATP合酶回流,推动ATP合酶旋转,产生ATP。5.ATP/ADP比值是调节机体氧化磷酸化速率的主要因素。6.复合体1: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复合体2:萎锈灵;复合体3:抗霉素A;复合体4:CN、N3结合氧化型cyta3,CO与还原型cyta3结合。7.内源性解偶联剂:解偶联蛋白1(UCP1);外源性解偶联剂:二硝基苯酚。8.①增加Na-K-ATP酶活性,消耗ATP;②通过消耗ATP,促进氧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③通过增加解偶联蛋白的表达,让氧化和磷酸化解偶联,导致所有电子传递的能量最后都无法用ATP的形式固定下来,全部转化为热能。9.α-磷酸甘油穿梭:将细胞质内NADH上的还原当量,传递给线粒体内的FAD,从复合体II进入氧化呼吸链,产生1.5分子ATP;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将细胞质内NADH上的还原当量,传递给线粒体内的NAD,从复合体I进入氧化呼吸链,产生2.5分子ATP。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3-二磷酸甘油酸、ATP、ADP、磷酸肌酸、焦磷酸、G-1-P(以前算现在不算,标准改了)、琥珀酰CoA、乙酰CoA(后面这两个是高能硫酯键)11.下图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