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37卷第4期2024年2月Vol.37No.4February2024艺术科技0…引言近年来,网络微短剧以轻体量、快节奏的优势在内容市场崭露头角。无论是腾讯等长视频平台,还是抖音等短视频平台都积极布局该领域,影视公司、MCN机构、个人自媒体博主等亦致力于耕耘此赛道。然而,产量激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内容同质化、情节套路化、思想浅薄化等问题,阻碍了微短剧的更好发展,真正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如此局面下,聚焦海外流失文物的《逃出大英博物馆》横空出世。该剧由个人自媒体博主“煎饼果仔”和“夏天妹妹”创作,一经上线便登上多平台热搜,仅仅一周就在B站和抖音斩获超千万和超亿的播放量,两位主创涨粉超过五百万,堪称现象级的“破圈”之作。“小作坊”出身的《逃出大英博物馆》缘何能在一众头部平台扶持、专业公司制作的微短剧中脱颖而出,以短短3集,17分钟的体量“四两拨千斤”地达成这般奇迹?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高度的相互关注,即高度的互为主体性,跟高度的情感连带——通过身体的协调一致、相互激起/唤起参加者的神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做出他们认为道德上容许的事情”[1]71-72。…基于此,从社会学视角观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破圈”与互动仪式链的运作息息相关。旅行博主Vlog下用户的各抒己见勾勒了它的轮廓;主创倾力打造下观众以有感而发的弹幕、评论填充了它的血肉;观众观后自发掀起的二创热潮则推着它越走越远……一次次的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持续产生、逸散,促使新的仪式不断展开,循环往复之下汇聚成互动仪式链,推动《逃出大英博物馆》名噪一时。如此,从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观察该剧的“破圈”现象,便能够较为清晰地了解其生成逻辑。同时,选取以弹幕为独特文化符号的B站作为范例,运用Python爬虫技术,从主创账号“煎饼果仔”发布的《逃出大英博物馆》预告片和第一、二、三集中,分别抓取1939、2249、3006、6144条弹幕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情感分析数据模型,并选取抖音相关话题下热度较高的二创作品加以考察,辅助衡量互动仪式链的建构与运作,以互动仪式链视域下自媒体时代网络微短剧“破圈”之路探析——以《逃出大英博物馆》为例陈宁熙(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要:目的:近几年,兼具剧情和快节奏的微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