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esteachers@163.comTel:027-87158992ENGLISHSQUARE收稿日期:2023-4-20作者简介:岳凯,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学科英语教学。[摘要]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如何实现思维的可视化,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为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关键词]高中英语;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1-0120-04高中英语思维可视化阅读教学研究综述□岳凯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加强,课程标准不断完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对学生提出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如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思维可视化教学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运用一系列图示将隐性思维显性化,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由低阶向高阶转化。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近年来,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开展思维可视化教学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依托CNKI数据库和SCI数据库,通过检索主题词,对国内外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目前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1思维可视化教学相关研究综述1.1国外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发现前期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研究。经梳理,笔者将国外对思维可视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对图示工具的研究,如思维地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2)对思维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3)对语言学习与思维可视化教学的相关研究。1.1.1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研究国外对思维可视化工具的研究主要包括思维地图、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美国心理学家Hyerle(1993)依据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提出了思维地图的八种基本形式:括号图、气泡图、流程图、圆圈图、复流程图、双气泡图、树状图和桥状图。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Novak(2002)最早提出了概念图技术,并说明了概念图的基本构架,他将与主题有关的概念标注于图形里,并展现了它们之间的意义关系。英国心理学家Buzan(1974)最早提出思维导图的概念,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思维的方式,就像人大脑中的神经元,它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从中央主干向四周发散并用关联词和图形对分支进行标识,将大脑中的抽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