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NO.3(上)-108-工程技术在某高层建筑裙房结构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发现,该工程的结构钢筋网与型钢分布十分密集,为控制工程竣工后的施工缝数量,有效减少施工后裙房结构的脱模工作量,在与工程方进行综合决策与商议后,提出采用整体一次浇筑的方式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为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工程方制定了可行性较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案。经过技术方与工程方对设计浇筑施工方案进行分析,明确此次施工的综合难度较高,主要存在以下难点。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普通的混凝土后,尽管浇筑结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规范,但是整体施工时间较长,施工方作业速度较慢。由于裙房结构中的钢筋分布密度较大且部分钢筋间的间隙较窄,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材料无法直接从上部沿着结构缝隙延伸至结构内部,因此一次浇筑综合施工作业难度较高。工程项目钢筋整体布局较复杂,混凝土在高处下抛的过程中,会受到空气阻力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浇筑后结构分散、分层等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浇筑后整体结构的密实度[1]。为解决以上问题,优化混凝土浇筑施工,本文将以C40混凝土为例,对其在工程项目中应用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1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自密实混凝土是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为更直观地掌握自密实混凝土在应用中的施工性能,在试验前,准备混凝土制备原材料[2]。选用P·O42.5R级的水泥作为主要原材料,水泥的物理性能参数见表1。表1水泥的物理性能参数No物理性能指标参数(测试值)1标准稠度用水量26.5%2初凝凝结时间135min3终凝凝结时间196min4比表面积334m2/kg53d抗压强度25.9MPa628d抗压强度51.6MPa73d抗折强度5.2MPa83d抗折强度9.4MPa在此基础上,对混凝土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其他原材料物理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统计结果见表2。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为确保配制的C40混凝土可以在试验中发挥预期的效果,在完成原材料的选择后,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计算混凝土中水泥原材料的用量如公式(1)所示。Wc=ρc×Vc(1)式中:Wc为混凝土中水泥原材料的用量;ρc为水泥原材料的容重,g/cm3,取值通常为3.15~3.28;Vc为水泥原材料的体积。在此基础上,其他材料的掺入量的计算过程如公式(2)所示。C=K×γ×β(2)式中:C为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其他材料的掺入量;K为试验中所须混凝土的实际体积;γ为土重;β为原材料用量。通过公式(2),可以计算不同原材料在C40混凝土制备过程中的用量范围,具体内容见表3。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