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JournalofWildlife2024,45(1):226-227ChineseJournalofWildlifehttp://ysdw.nefu.edu.cn安徽省蛇类新纪录——台湾小头蛇NewDistributionRecordofOligodonformosanusinAnhuiProvince,China2023年5月15日22时20分,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24'51.12″N,117°12'33.87″E;海拔20.37m)湖边与山体间常绿阔叶林下的道路旁发现一蛇类个体,经形态学比较,鉴定为台湾小头蛇(Oligodonformosanus)雌性亚成体[1−3]。标本现保存于南京朴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标本室(图1,标本号:PHSQU0035)。该个体头体长471mm,尾长75mm,头较小,与颈区分不明显,头部背面棕红色,头背有略似“灭”字形斑,部分背鳞缘黑,形成多道约等距排列的黑褐色横纹,腹面黄白色。具有颊鳞1枚;眶前鳞2枚,眶后鳞2枚,颞鳞1+2枚;上唇鳞8枚;下唇鳞8枚,前4枚接前颔片;颔片2对。背鳞平滑,19-19-17行;腹鳞170枚;肛鳞完整;尾下图1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的台湾小头蛇(PHSQU0035,陈圣摄影)Fig.1OligodonformosanussampledatShengjinLakeNationalNatureReserve,Anhui,China(PHSQU0035,PhotoedbyCHENSheng)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16)第一作者简介:陈圣(1992—),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E-mail:neo0306@njfu.edu.cn*通信作者:张永,E-mail:yong.zhang@njfu.edu.cn收稿日期:2023-05-25修回日期:2023-06-06文章编号:2310-1490(2024)-01-0226-02DOI:10.12375/ysdwxb.20240131陈圣等:安徽省蛇类新纪录——台湾小头蛇第1期鳞45对。标本形态特征与台湾小头蛇的原始描述一致,因此鉴定该物种为台湾小头蛇[1−3],为安徽省蛇类新纪录[4−5]。台湾小头蛇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小头蛇属(Oligodon),曾记录于澳门、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湖南、江苏、江西、台湾、香港、云南和浙江,紧邻安徽的江苏、浙江和江西均有台湾小头蛇分布记录[1−2,4]。此次发现连接了该种江西至江苏的分布,并扩大了该物种西北方向的分布范围。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池州市境内,区域内有大面积的林地与山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600mm,平均气温16.1℃,从气候和生境角度均适合该物种生存。台湾小头蛇活动隐秘较难被发现,依据栖息地环境相似原则,推测其在安徽省南部地区可能有着更广泛的分布。参考文献:[1]赵尔宓.中国蛇类[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