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024年第2期学术新邦课改在线“情”为纽带,创真情情境——部编版初中散文教学的研究潘海青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的个性,其情感比其他体裁的文章更加强烈。在初中散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有人事物的记叙,还要体现作者倾注的情感。本文以散文教学为例,以“情”为纽带,讨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旨在通过此优化散文教学策略,提升散文教学质量。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真情情境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的个性,其情感比其他体裁的文章更加强烈。因此,初中散文教学要以“情”为纽带,创设真实的情境,进行人文启蒙,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一、“情”为纽带,运用情境教学法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都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爱”,比如《背影》一文倾诉了父亲对作者深沉的爱以及作者对父亲情感的变化;《老王》一文不仅展现了老王善良却不幸的形象,还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人性光辉的认识。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有些直接抒发,有些则含蓄地表达。因此,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情”为纽带,连接文本与学生,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文本情感的发展而活动。这与情境教学法的本质相同。学生对散文中情感的理解与感悟需要从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开始,然后进行有节奏的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入情、动情、移情、抒情等心理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情境可以作为推动情感发展的重要桥梁,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材、教师产生情感与心智的交融,从而增进散文课堂教学效果。二、“情”为动因,进行人文启蒙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表达较为平和,往往使用平实的语言表达含蓄且丰富的情感,富有独特的韵味。基于此,教师创建的情境要以“情”为经,以“境”为纬,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中平实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情感,在移情中建立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创建情境时不要刻意渲染,而要以真情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唤起他们的情绪[1],体会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教学,而不立足于文本,那么学生也很难产生情感,只会被动地学习。教师应该创造真实的情境影响学生的情绪,促使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藤野先生》一文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秋天的怀念》一文中,不仅有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还有作者对自己行为的悔恨之情,对逆境中生存的希望之情。这些情感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很难主动领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