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课改教研┆教研园地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文峰(礼县宽川镇初级中学,甘肃陇南742202)【摘要】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优化教学模式的要求。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动手操作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态度。因此,创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教师要吸取以往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经验教训,有意识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并为教学内容增添时代特色,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准,进而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高素质中学生。基于此,论述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基本架构,说明了教学模式创新的三大要点,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创新路径。【关键词】中学教学;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2-0163-04【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2.051传统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课前预先学习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实验报告讲解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再由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步骤操作,最后学生完成报告的填写和总结。在中学的化学实验课程中,因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教师很少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然而这并不利于学生内化和吸收所学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情感态度也会发生转变,甚至会出现抵触和逆反心理。因此,中学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亟须改革。一、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一)实验主题揭示阶段揭示实验主题是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起点。实验探究教学不能漫无目的地开展,而是应掌握探索方向和范围,因此,教师开展教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向学生揭示实验主题,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的揭示主题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重要步骤不可忽视,因为提出问题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提出的问题要为接下来的实验猜想与假设提供方向。科学研究中,新问题的诞生往往意味着新可能性的发生,从某种层面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二)猜想与假设阶段假说法是科学实验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通常来说,假说法包括两个环节:一是根据现有的实验结果和理论知识,对未知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推理判断,并做出假设;二是在假设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