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췍本文引文格式:赵亮亮,朱明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24,46(2):256-259.【医学综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研究进展赵亮亮1,朱明军2(1.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安徽宿州234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心力衰竭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发展结局,在临床中可合并多种其他疾病出现,随着病程的发展、药物治疗、个体差异等因素,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及透析内低血压,且其预后较差。低血压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密切关系,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最佳治疗策略,导致疾病恶化,其治疗成为临床难题之一。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通过整体调控提高对西药的耐受性,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上有着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优势。本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给予综述,以期为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心力衰竭;低血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5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817(2024)02-0256-04doi:10.3969/j.issn.1001-5817.2024.02.019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点[1]。心力衰竭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会导致心排血量减少,人体周围血管灌注不足,从而引起患者出现血压低的情况。近几年来HF的治疗较前明显改善,但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2],高血压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发病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危险因素[3],然而与血压较高的心衰患者相比,低血压心衰患者的院内死亡率明显更高[4],相关研究表明[5],入院收缩压较低(SBP<15.96kPa)与1年内死亡风险存在关联。收缩压较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正常收缩压患者,其生存率较低,远期预后相对较差,这种原因可能与临床医生对于低血压心衰患者强化治疗药物难以抉择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低血压心力衰竭患者本身预后不良[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药物大部分都有降低患者血压的特点,这也就限制了它们在心力衰竭合并低血压患者的使用,从而影响其治疗策略和预后。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中医药在治疗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有显著疗效,可从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