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4年2月(总第256期)英语广场收稿日期:2023-6-6中国文化外译中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策略——以《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英译本为例□黄璐方庆华[摘要]中国文化外译是促进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为了让中国优秀文化作品在海外市场得到更高的接受度,译者应有意识地向读者靠近。本文通过对比《全球化与文化自觉》原文与施晓菁英译本,研究译者采取的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策略,包括省译、改写、添加注释等,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等,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关键词]《全球化与文化自觉》;翻译策略;读者意识[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4-0011-041中国文化外译中的读者意识周晓梅(2018)指出,翻译中的读者意识是指译者以读者的阅读感受为中心,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尽力提升作品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读者意识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译者对译文读者以及原作者负责,做到对原文忠实;另一方面,译者需要遵循文本内部规范,找到合适的方式,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比如习语、引语、谚语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国际社会开始对中国文化输出有所需求,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既响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需求,又是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构中国文化外译体系的重要策略,其中,文学外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王永亮(2018)认为,中国文学外译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学翻译选材以经典文学为主,没有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因而翻译出来的作品对目的语读者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第二,译者缺乏对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偏好的了解,执着于原汁原味呈现原文而忽略了读者的阅读感受。由此可见,研究并了解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与审美倾向,选择合适的文本与翻译策略是促进中国文化更好“走出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方李莉的《全球化与文化自觉》中文原文与施晓菁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译者在译本中采取的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优秀文化对外传播有些许借鉴意义。2《全球化与文化自觉》英译本中基于读者意识的翻译策略《全球化与文化自觉》收集了费孝通先生有关“文化自觉”以及“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学术论文和演讲谈话等,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不同文明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