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学科案例┆课程建设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实践——以“5以内的序数”为例赵新妹(厦门市第十幼儿园,福建厦门361001)【摘要】“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学前教育是支撑幼儿发展、激发其启蒙意识的重要举措。然而,传统理念下,教师惯用的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当代幼儿的成长需求,创新教育手段急不可待。调查发现,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很好地贴合了当代幼儿的成长规律,是幼儿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手段之一。为此,从幼儿园中班数学教育入手,以“5以内的序数”这一活动为例,分析生活化和游戏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路径,指出教师可通过注重实施生活化导入、创建生活化情境,落实生活化教学;通过游戏基础设计、游戏过程优化,实现游戏化教学。旨在提升幼儿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启蒙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数学教育;生活化教学;游戏化教学【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6-0132-03【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6.040幼儿园并不单单是低龄幼儿的托管所,而是对其实施启蒙教育、智力开发的专业场地。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开展数学教育可开拓幼儿的思维。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的数学学习优势极为明显,其极容易对具有一定逻辑特征的数学产生兴趣。但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师通常会采取一些强硬片面的教学手段,导致很多幼儿对数学学习产生抗拒意识,甚至会影响到幼儿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需要有方向地创新教学手段,采取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模式对其形成调动,以切实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促使其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实践意义生活化教学可带给幼儿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使之能够在熟悉的场景理解知识,在知识与生活的有效融合下,缓解学习压力与理解负担,切实提高知识运用思维,为启蒙素养的发展奠定有效基础。游戏化教学可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欲望,使之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在寓教于乐的场景内,提高学习体验,加强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实践路径(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生活化1.注重实施生活化导入在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指导幼儿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优化课前导入是教师应考虑的一大重点,教学导入的质量会直接对后续的教学情况造成影响。处在幼儿园中班的幼儿年龄相对偏低,形象思维意识与感官意识相对较为敏感,会习惯性通过自身体验获取知识、接触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