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广场2024年02月(总第258期)[摘要]旅游文化文本的翻译在旅游推广中起到桥梁作用,而景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载体,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传播途径。生态翻译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以黄鹤楼景区官方网站为例,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对当前旅游英语翻译进行了探讨,以便更好地推广中国文化景观,讲好中国故事。[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旅游翻译;黄鹤楼景区[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167(2024)06-0019-4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旅游英语翻译及其策略研究——以黄鹤楼景区官方网站文本为例□莫金格收稿日期:2023-9-24作者简介:莫金格,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跨文化交际。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翻译也日趋重要。当前,英语是世界上的第一通用语言,因此如何通过英语让外国游客更好地获取信息,将中国自然风光传播到海外,如何运用英语讲好景点背后的故事,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环节。被誉为“千湖之城”的武汉旅游资源丰富,而黄鹤楼作为武汉标志性古建筑,享有“天下第一楼”的美誉。为了更好地宣传黄鹤楼,武汉市旅游局建立了景区官方网站,并设置中英双语,以便全世界的游客浏览访问。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是基于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同构隐喻,是一种从生态学的视角纵观翻译的研究范式”(胡庚申,2013)。在各自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和译文构成各自的生态系统,涉及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是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实现“三维转换”,要求译者不仅要注意语言的形式,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要注意双语交际目的的实现,如此才能实现好的翻译转换。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对黄鹤楼景区官方网站中英文文本进行分析,为中国旅游翻译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2旅游英语特点与翻译旅游英语作为一门专业的翻译领域,也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旅游英语涉及大量的专业术语和一些习惯性表达,例如在乘坐飞机时,乘客所携带的随身物品叫作“handorcarry-onluggage”(王君,2008)。其次,旅游英语具备礼节特征,通常多使用情态动词、祈使句来表示尊重和礼貌。汉语旅游文本有鲜明的风格特征,通常使用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将景区特色介绍给游客,促进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消费,从而带动景区的发展,但在英文文本中,却较少使用华丽辞藻修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