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1页/共5页第二节事故致因及安全原理一、事故致因理论主要介绍: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综合原因论。㈠事故频发倾向理论1919年,英国的格林伍德和伍兹把许多伤亡事故发生次数按照如下三种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1.泊松分布。当发生事故的概率不存在个体差异时,即不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时,一定时间内事故发生次数服从泊松分布。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工厂里的生产条件、机械设备以及一些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2.偏倚分布。一些工人由于存在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发生过一次事故,则会造成胆怯或神经过敏,当再继续操作时,就有重复发生第二次、第三次事故的倾向,符合这种统计分布的主要是少数有精神或心理缺陷的工人。3.非均等分布。当工厂中存在许多特别容易发生事故的人时,发生不同次数事故的人数服从非均等分布,即每个人发生事故的概率不相同。这种情况下,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人的因素引起的。进而的研究结果发现,工厂中存在事故频发倾向者。在此研究基础上,1939年,法默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倾向。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少数具有事故频发倾向的工人是事故频发倾向者,他们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例】某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创建安全班组达标活动,旨在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张某担任该企业班组组长多年,具有丰富的基层安全管理经验,张某发现在班组内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职工,往往具有感情冲动等性格特征。根据事故频发理论,针对具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可采取的安全改进措施是()A.遵章办事,违者严惩B.重点培训,更换岗位C.加强教育,重点监护D.加强现场安全警示及提示【答案】B购买课程唯一联系QQ249430426微信环球网校学员专用资料第2页/共5页㈡事故因果连锁理论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阐述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伤害事故连锁构成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⑴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⑵事故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