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2024/05/语文教学与研究/聚焦与思考/激越的时代精神瑰丽的生命光辉一一本语文名家纪念文集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李爽李爽,四川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四川大学美学博士。摘要:19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尤其是1986年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实施以后,涌现出一批“新生代”语文教材建设的重要人物,时光莅,如今他们正在渐次离世。同仁、朋友、亲人等纷纷撰文,深切怀念,阐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提倡、鼓励和推动相关作品的创作、出版与传播,促进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和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愿望出发,分析《一个幸福的语文人一一深切怀念周正逵先生》一书的价值取向与审美特征,即以讴歌主人公锐意改革和奋斗不息等精神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以赞颂主人公重亲情和厚仁爱的品格煊染社会伦常价值,呈现出奋斗美和人性美的审美特征。关键词:怀念;周正;价值取向;奋斗美;人性美19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尤其是1986年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实施以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较长时期呈现出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局面。这期间产生了一批新时代语文教材建设的代表人物,在推动我国语文教材改革方面,他们功劳卓著。“审定制”时期如日中天的一批教材大家们,现在不可避免地陆续走到了生命的尽头。2020年7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主编陶本一先生撒手人寰。2021年7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主编周正先生与世长辞。2023年3月,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主编洪宗礼先生然而逝。同仁们、朋友们、亲人们,怀念之情涌澎湃,绵延不绝。他们纷纷形诸笔墨,为我国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教材建设积累了极为特殊的、多姿多彩的宝贵资源,必将对未来语文教材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怀念作品,被作者们深切怀念并超越怀念的境界所感动、所启示。试以阅读周正逵逝世两周年纪念文集《一个幸福的语文人一一深切怀念周正逵先生》(以下简称“《语文人》”。李凤仙等著,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会为例,窥斑见豹。一、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以奋斗美感染读者(一)倡导锐意改革的风尚每一位中小学教材主编都必须具备甘于奉献和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但是不难理解,如果主编仅止于此,最多只能够编写出一套合格的教材,要编写出深受追捧、长盛不衰的教材,一定离不开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只有主编具有这样一种特质,教材才能够避免同质化,做到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为此,《语文人》中的怀念文章不惜笔墨,大肆/聚焦与思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