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研究艺术教育论福列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形象沈阳音乐学院/陈思摘要:福列作为法国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歌曲作曲家和钢琴家,其声乐艺术歌曲的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词、曲调、钢琴伴奏三者互为映衬,反映了法国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本文以福列代表性的声乐作品为例,指出了福列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和主要特征,其次从渲染造境、结构连接及造型模仿三个方面指出了福列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揭示了法国声乐作品在钢琴伴奏方面的具体表现及艺术价值。关键词:法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艺术特点福列法国作曲家加布里埃尔·福列(GabrielFaure)作为创作生涯跨越了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其乐曲创作都集中与艺术歌曲,包括了声乐套曲以及“艺术歌曲二十首”标题一致的三本单曲集,总共创作一百余首作品。①福列的声乐作品在19世纪法国歌曲创作甚至在整个欧洲歌曲创作发展过程中被誉为“法国舒曼”的福列,其创作的艺术歌曲并不限定于某类体裁,结合于演唱声源与伴奏声像的构型,显现细腻、优雅、精致的艺术形象。一、福列声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福列早期创作阶段(1861—1878)。此阶段福列艺术歌曲创作颇具盛行的浪漫主义风格,其个人特色创作风格也逐渐确立,其创作才华崭露头角,其中在《福列艺术歌曲第一册》收入了福列早期创作的20多首音乐作品。福列早期创作受到古诺、圣桑等法国音乐家、作曲家的风格影响,歌曲创作沿袭了古典主义的特点,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也日趋显露。②福列本阶段还处于学生时期,因此早期创作在和声、调式、曲式上都稍显简单,通过长短乐句来划分,分节歌以及中古调式形式应用情况较为常见,乐曲结尾多应用传统终止形式,伴奏仍是处于辅助地位,乐曲前奏多是以琶音、和旋进入,乐曲歌词多是采用了当时流行的浪漫派诗歌,选择的诗歌主题多为表达内心含蓄情感,因浪漫派诗人创作的诗歌颇具深远意境,这为乐曲创作者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尽管本阶段福列作品形式与内容较为简单、朴素,却广为大众所传唱,例如,《梦后》《蝴蝶与花朵》都是本阶段的代表作品。③福列中期创作阶段(1879—1906)。本阶段福列艺术歌曲创作进入高产阶段,其巅峰创作的歌曲多在本阶段完成。本阶段法国兴起了印象主义风格,拉威尔、德彪西成为当时著名的印象派作曲家,但在此风格席卷之下福列创作仍坚守自身风格。乐曲调式、调性变化幅度增加,大量采用对位法,规整而简单的乐句结构被打破,更为自由的不规则分布情况频繁出现,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