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CAMPUS教学纵横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融人高中地理教学一邓娟娟一乡村是国家粮食供给的重要基地,是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保障,是地域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发展任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和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等都与地理学科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等问题密切相关。乡土地理案例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融合,是地理学科以小尺度区域为抓手,渗透国家、社会层面的大局观。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为乡土案例素材区域,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版)必修第二册(以下简称必修第二册)为载体,探寻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融人高中地理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路径。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1.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与高考考核方向紧密联系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题的基础,其强调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一核四层四翼”的要求下,高考命题强调情境的真实性,并能反映时代性和民族性。乡土素材具有客观性、典型性、真实性等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近年来高考地理试卷中,以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案例为情境的试题数量逐年增多。在2022年广东高考地理试卷中,第11-12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稻一螺”生态循环农业为例,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农业发展的优异成果。再如第18题,以岭南某城市边缘乙村落为背景,通过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用地变化对区域人口、农业、工业等产生的影响,展示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成果。从以上两组题可以看出,高考考核关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关注、多融人,让地理教学更具时代性。2.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符合地理学科教学特征传统的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学习与认知发展的需求。现在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加强对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地理教学中融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是创新地理教学方式、更新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乡土案例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点,通过案例能让学生从区域出发,了解区域资源现状,综合区域各要素,分析区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2113533)的研究成果。23新校园2024年第2期域发展现状及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