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024年第2期《音乐剑作》歌曲I《如今我到侗乡走》创作特色探究赵爽摘要:《如今我到侗乡走》是一首具有鲜明侗族音乐风格的歌曲。作者以领唱与伴唱的艺术形式作为载体,将侗族民间音乐元素与当代歌曲创作技法巧妙融合,生动地描绘出侗族人民近些年来生活面貌发生的喜人变化,表达了他们对党扶贫政策的由裹赞美。本文从侗族大歌特点、歌词的文学内涵与歌曲创作技法这三个角度,对这首歌曲展开分析,探究作者将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融入歌曲创作的特色,以期对我国歌曲创作有所启迪。关键词:《如今我到侗乡走》;文化元素;音乐特征;创作特色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他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创造并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因此侗乡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近些年,黔东南地区在党的脱贫政策指导下,侗乡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战即将取得胜利,乡村振兴的捷报频传,词曲作者看到此大好局面难免感怀,从而创作出这首热情洋溢、具有侗族特色的声乐作品一一《如今我到侗乡走》。歌曲使用了侗族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女声领唱与伴唱的演唱形式,并运用了大歌中独特的文化元素和音乐元素,无论是歌词的格式、语言的特色、节奏的变化,还是旋律的抑扬,都极具鲜明的侗族特色,焕发出鲜活的艺术张力。词曲作者因为对侗族民歌有热爱、有挖掘,有学习、有研究,才采到侗族传统音乐中的重要因子,汲取了侗族音乐艺术的精髓。他们深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理念,通过新旧元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创作出这首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一、侗族大歌的艺术特色侗族大歌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侗族大歌被发现和挖掘后,进人了社会音乐学家的研究视野,樊祖荫、伍国栋等一批音乐理论学者对侗族大歌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作为我国民族民间多声部音乐最突出的代表,侗族大歌在1994年登上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并多次在全国大型民族文化盛典中亮相,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在长期的歌唱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以领唱和合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在侗语中,这种表演形式被称为“嘎劳(KgalLaox)”。“嘎”是歌的意思,“劳”含有大、广、众的意思,意为“歌大”,故又称“大歌”。侗族大歌主要在族群公众场合演唱,如节日族群聚集或亲戚宾客迎送等,形式多为群体表演,参加演唱的人数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