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4年2月第8卷第4期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评价准确性鞠德峰(无锡市惠山区老年病医院影像科江苏无锡277000)【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评价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8月无锡市惠山区老年病医院就诊的40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DCE-MRI联合DWI检查,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观察,测定患者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Ki67抗原(Ki67)、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指标,分析MRI技术与浸润性乳腺癌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DCE-MRI检查不同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远处转移、ER、PR者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检查结果显示,不同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PR、HER-2的ADC=500s/mm2和1000s/mm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CE-MRI检查中Ktrans、速率常数(Kep)同肿瘤最大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织学分级均为正相关,同ER、PR为负相关,DWI检查中ADC=500s/mm2和1000s/mm2除免疫组化情况外均与其呈负相关(P<0.05)。结论:DCE-MRI联合DWI检查中的参数能够比较准确评价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关键词】乳腺肿瘤;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准确性【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807(2024)04-0054-04浸润性乳腺癌是常见的乳腺癌类型,为一种存在许多形态学表型的恶性肿瘤,以腺癌居多,可对周围组织造成侵犯,出现远处转移。浸润性乳腺癌按照各自特有的预后或者临床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组织病理学类型,患者的预后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对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早期预测,有助于针对性治疗,促进患者预后状况的改善[1]。以往临床上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型分级情况等指标对该病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但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手术等方式获得结果,会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并可能存在病灶转移播散风险。因此,需要选择一种无创、高效的预后评估方法。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技术在乳腺癌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其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识别的显微结构[2]。本次研究就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I,DCE-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