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新校园2024年第1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业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发展素养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进行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议题。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多元化设计策略,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一)作业布置缺乏趣味性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练习,而忽略了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另外,有些教师设计的作业过于抽象、难度较高,超出了小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能力,也让小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完成。(二)作业与生活联系不紧密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往往过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训练,往往只考虑到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进度,而忽视了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的作业设计,很难让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三)作业布置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注重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复习,忽略了作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作业设计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多元化设计策略(一)自主性作业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多元化,以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其中,自主性作业的设计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自主性作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这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新性的作业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1.诗歌创作:对于富有创作才能的学生,老师可以要求他们根据课文中对小英雄雨来的描绘,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歌颂革命烈士。这样的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又能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英雄的魅力。2.故事讲述:对于善于表达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根据课文中的场景或情节,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的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3.角色扮演:对于喜欢表演的学生,老师可以组织他们根据课文中的对话或情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