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交流1171浅析中提琴演奏技巧以《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前奏曲为例■甘韬贵州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作品,许多中提琴演奏者都用此曲作为考学和音乐会演奏曲目。追溯中提琴的历史可以发现,中提琴从诞生至今,不论是作为独奏乐器或者乐队中的重奏乐器,其凭借独特的音色,深受人们喜爱。同时专门为中提琴创作的音乐作品也越来越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于提高中提琴的演奏技巧具有推动作用,导致一些强调技巧性的作品比小提琴的要求还要高。如果在演奏速度和内容相同时,中提琴的难度比小提琴要高,这主要是因为中提琴相对小提琴的箱体大、琴弦粗和把位宽等特点而造成的。本文结合笔者对中提琴的学习和演奏经验,对中提琴演奏技巧进行研究,并且结合《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探讨其运用。【关键词】中提琴技巧练习巴赫演奏风格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2-0171-06中提琴演奏者在练习《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前奏曲时有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现如今随着中提琴的地位和曲目水平逐渐提高,想要演奏好一首作品必须对各个方面有所了解,如曲目创作的背景、作者作曲时的思想等。笔者在进行中提琴演奏时,发现有许多演奏技巧包括右手的运弓与左手的处理,以及音色的掌握方面都需要进行仔细研究。巴赫的这部作品是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作品,不管是在演奏技巧还是方法上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作品创作时期概述、创作背景和作曲家介绍(一)巴洛克时期音乐整体风格盘点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时期,必不可少的是巴洛克时期,具体的时间段是公元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的150年间。关于巴洛克一词的来源至今还存在争议,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巴洛克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言,巴洛克的意思是指不规则的珍珠;另一种认为巴洛克最初被使用的场景是在建筑方面,如果建筑领域有一些新奇的造型和风格,就会被嘲笑是巴洛克风格,同时巴洛克也可以被称作是数字低音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巴赫和亨德尔等音乐家。无论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来自哪种说法,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和当时艺术、建筑等方面确实有着类似的共性,可以说巴洛克风格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相比于其他时期作品,它更加强调戏剧性的冲突和情感的表达,与建筑类似,在一些细节方面,喜欢做一些创新和装饰,并且融合172不同的艺术特征于一身,形成巴洛...